五、「旁」與「傍」字辨異
「旁」,粤音「龐」(pong4),入「方」部,其主要義項有:
1.左右兩側:旁門;兩旁;路旁;樹旁;村旁。
2.非正當的,非主要的:旁門外道;旁系親屬。
3.別的,另外的:旁人;旁的話;旁的時間。
4.附近:四旁;近旁;旁近;旁郡;旁民;旁谷;旁座。
5.四面:旁戾(從四方而至);旁射(猶四射);旁溢(向四面八方流去)。
6.橫也:旁午(縱橫交錯);旁行(橫寫);旁行書(橫寫的文字);旁穿(橫穿);旁師(橫向學習);旁貫(橫貫)。
7.漢字的一邊:偏旁;形旁;聲旁;立人旁;豎心旁。
8.古文同「傍」,旁邊:士旁三揖(《禮記‧喪大記》)。
此外,與「旁」字組成的詞語有:兩旁(左右兩邊);旁道(邊道;借指不正當的門徑);旁訓(正文旁邊附註的釋義或音讀);旁生(旁邊生長);旁立(在旁邊侍立);旁仄(近側;左右);旁暢(廣通博曉);旁行(廣泛流傳);旁收(廣泛收羅);旁求(四處徵求;廣泛搜求);旁施(廣施);旁開(廣開);旁羅(遍布;遍及);旁矚(遍視);旁靡(普及);旁雪(普遍洗雪);旁通(遍通);旁入(其他收入);旁言(他人的話);旁省(別的宮廷);旁推(由此及彼地推論);旁訟(訴訟涉及他人);旁寄(別有寄託);旁貸(謂推卸他人);旁邊(在旁觀主體兩邊或附近的地方);旁觀(置身局外,在旁觀看);旁聽(無學籍的學生非正式地隨班聽課);旁鷺(不專心);旁白(戲劇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劇中人對觀眾説的話;也指影視片中的解説詞);旁證(主要證據以外的證據;廣泛考證;多方論證);旁心(三角形的旁切圓的圓心);旁沿(依附沿襲);旁緣(依仗);旁顧(旁敲側撃);旁出(從旁邊出來或生出;別出);旁落(落在別人手裏);旁坐(一人犯罪而株連他人);旁近(附近);旁及(連帶涉及;遍及);旁騖(不專心正,而去追求正業以外的事);耳旁風(在耳邊吹過的風;比喻聽了不放在心上的話);旁若無人(好像旁邊沒有人,形容態度傲慢或不知檢點,有時也形容態度自若);旁徵博引(指説話、寫文章引用材料作為依據或例證);旁門左道(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別,借指不正派的學術派別,現泛指不正派的東西);旁敲側擊(比喻説話、寫文章不從正面直接點明,而是從側面曲折地加以諷刺或抨擊);冷眼旁觀(指不參與其事,站在一旁看事情的發展);責無旁貸(自己應盡的責任,不能推卸給旁人);觸類旁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規律,就能推知同類事物);旁若無人(雖然有人在旁,但好像沒看見;形容態度自然,亦形容傲慢,不把旁邊的人放在眼裏);旁觀者清(對同一事,局外人比當事者看得全面,看得清楚);旁求博考(多方搜求,廣泛考證);旁求俊彥(向各方面徵求賢才);心無旁騖(心思沒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專心致志);牛首阿旁(佛教中指地獄牛頭、牛腳的鬼卒);等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