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儀建議政府做好外僱退場機制 須關注「假在業」狀況

 【專訪】勞工界立法議員李靜儀認為,除了要關注真正失業的工友外,亦要關心「假在業」情況,建議政府做好外僱退場機制、留職位給本地人,開展更多帶津培訓,一可解燃眉之急,又可儲備人才。

 統計局日前公佈最新失業率,本地失業率持續上升,其中本地居民失業率為百分之三點四,失業者增至九千七百人。

 李靜儀表示,失業率再上升到百分之三點四,值得關注的,反映失業情況多了。但另一仍未從失業數字反映出的情況就是減薪,無薪、仍維持勞動關係,但公司已暫停,工友已停工狀態等相關情況。例如一個月返一半或返三分一日子,人工可能是正常時的一半,或得三分一,四分一、甚至停工停薪,而最新一期就業率不足人數亦有上升,超過一萬人。

 她稱,疫情開始後,一直陸陸續續有收到不同行業僱員受影響情況,二月,三月主要同旅遊業有關的行業,到四月份就開始餐飲業、酒店業、酒店餐廳等,例如有酒店餐廳因停業三個月而同時停工三個月,屬零收入,影響比較大。又如有賭廳停業,涉及中介人外,還包括後勤人員,如司機、帳房、文職、會計等都受影響。

 李靜儀表示,今次疫情使本澳經濟面對很大影響,企業經營面對很大困難,對此,大家都理解。不過,本澳一直人資緊張短缺,都要靠外地僱員補充,經過今次疫情,應該調整人資分配,將相關職位留給本地人,優先聘請本地人,例如,酒店餐飲類,相關僱員是有經驗的,只要政府做好協調退場機制,外僱退場,配對好留給本地人至為關鍵。

 她又表示,面對疫情反覆,大家都不知道七月份通關措施會不會進一步放寬,亦不能說準。因此,政府仍要加推帶津培訓,因帶津培訓的名額雖已推出幾期,但確實不夠,收到不少求助或查詢個案,都希望去報名,但經常未必報到名,他們都希望藉培訓令自己有多個技能,多個就業出路。

 除了要幫助真正失業的人士外,亦要關顧停薪停職,但仍有僱傭關係的「假在職」工友,即名義上叫做有份工,但實質上無收入屬失業狀態的工友,或開工不足收入大減的工友,他們面對困難更大。因為他們不是失業,不可申請任何失業津貼援助。

 因此,希望政府盡快推出在職帶津培訓,一可解燃㞒之急,又可增強職業技能,如法律知識、銷售技能等。有條件可考取證照等,藉疫情期間提升職業技能、素質等,待疫情過後,有關人士將成為重要人才儲備。

 李靜儀還表示,當然希望盡快通關,逐步恢復正常,但如果萬一仍持續受疫情影響,不能進一步通關,則真的要做好培訓工作,進一步推動積極就業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