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昨日表示,今、明兩年亦將於下環及筷子基區新增兩間長者綜合服務中心,並爭取於二零二一年讓位於筷子基面向失智症長者的設施投入運作。
立法議員李靜儀及陳虹分別提出口頭質詢,問及會否增建長者社屋以及安老宿位的安排及規劃等。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回應時表示,特區政府一直關注長者長期照顧服務的發展,近年社會工作局按照規劃,先後於路環九澳、石排灣及氹仔東北大馬路的公共房屋用地中,增設了三間長者院舍和綜合服務中心。目前全澳設有二十二間長者院舍,共有約二千四百個宿位。今、明兩年亦將於下環及筷子基區新增兩間長者綜合服務中心,其中位於下環的設施將提供約一百個宿位;並爭取於二零二一年讓位於筷子基面向失智症長者的設施投入運作,可提供逾四十個宿位,以回應社會對相關服務的需求。此外,兩間中心亦提供逾一百三十個長者日間護理的名額,支援體弱長者的需要。未來,社會工作局會繼續關注長者人口的變化,在條件和資源許可的情況下,持續推動包括院舍服務在內的長者服務發展。
她又稱,在長者公寓方面,特區政府曾研究林茂塘A、F地段作為選址,現計劃在更適合的黑沙環新填海區P地段建設長者公寓,提供約二千個居住單位。長者公寓初步構思以具有一定經濟條件,且需要得到照顧的現居唐樓長者為對象,藉此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與此同時,考慮到長者公寓需要具有一定的流轉性,以便能夠惠及更多有需要的長者,故此,將採取租賃的形式入住。
歐陽瑜續稱,目前長者公寓已進入研究設計階段,並開展有關專項法律的籌備工作,包括:准入條件、租金的訂定、管理模式的安排等。此外,公寓的設計亦會將樂齡科技和無障礙設置融入其中,而裙樓部份也會設置長者支援服務設施,期望讓長者獲得適當的支援和照顧。未來,在長者公寓落成及投入使用後,特區政府將視乎社會對長者公寓的需求,適時調整相關政策。
另外,她表示,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發展,社會工作局已委託專業機構開展「澳門特區長者生活狀況及長期照顧服務需求」研究,有關研究已完成各項資料搜集、意見收集等調研工作,現正進行資料整理及分析,預計可於二零二零年六月底完成。社會工作局將會因應此項研究的結果及建議,視乎實際需要、社會資源及特區環境等發展情況,相應調整服務的供應規劃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