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立文稱政府計劃將北安碼頭部份改建 用作澳國際機場第二候機樓
【專訪】立法會土地及公共批給事務跟進委員會昨日舉行會議,跟進澳門國際機場的規劃和發展事宜,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表示,未來氹仔碼頭將是海陸空交通樞紐,政府計劃改建部份氹仔碼頭用作澳門國際機場第二候機樓,相信有助分流旅客。
立法會土地及公共批給事務跟進委員會昨日舉行會議,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等列席會議。羅立文於會後接受訪問時表示,昨日早上與小組會成員到北安碼頭現場考察及聽取方案介紹。他稱,輕軌現時客流量每日有一千四百至一千六百人次,較之前不足一千人次好,而將來氹仔碼頭是海陸空的交通樞紐,包括機場、船務及輕軌等,第四條跨海大橋亦會於北安碼頭接駁到人工島及港珠澳大橋,因此,他相信未來新候機樓可一定程度分流旅客。
委員會主席李靜儀於會後表示,政府初步構思是改建部份北安碼頭設施為澳門國際機場第二候機樓,並透過接駁巴士將乘客送往機場內,間接連接兩地起分流作用,預料可分流四間航空公司每年約一百四十萬至一百五十萬人次旅客。
她表示,委員會大多關注未來新候機樓的空間、承載力、分流旅客量和預算等。她引述政府表示,有關構想具可行性,仍待中央批覆後才有更具體的設計方案,未來或適當調整改建空間。政府又透露,將與機場管理公司就涉及直昇機停機坪、未來機場第二候機樓的營運和設計簽訂合同,現時未有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