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立法議員梁孫旭表示:根據勞工事務局四月下旬公佈的統計數據,2020年3月的本澳的外地僱員人數有189,518人,相比去年12月的196,530人減少了7,020人;然而同期的外地僱員聘用許可數量卻錄得增長,由去年12月的218,549個增長至2020年3月的223,428個,外地僱員聘用許可的總數未見任何減少。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本澳經濟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不單是旅遊業,其他行業同樣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不少居民失去原有的工作或放無薪價,生計大受打擊。因應有關狀況,特區政府針對失業居民推出「技能提升及就業培訓計劃」(俗稱帶津培訓);兩輪培訓的報名情況均十分踴躍,從側面反映本澳就業形勢嚴峻。另外,根據統計暨普查局的數據,本地居民失業率已由去年10-12月的2.3%上升至今年今年1-3月的2.9%;此外,就業不足率,也由最低的0.4急升至0.8。
聘用外地僱員是為了在沒有合適的本地僱員或合適的本地僱員不足時,以同等的成本及效率條件補充勞動力。另外,根據《聘用外地僱員法》第13條第1款,當局可基於經適當說明的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理由,尤其是因經濟形勢變化而出現的重大理由而隨時廢止特定經濟產業的聘用外地僱員許可。
為此,他向當局提出以下質詢:
1.就上述外地僱員減少7,020人的情況,當中有多少人是由於僱主勞動力需求減少所至的減少?有多少人是當局主動減少拒絕聘用許可續期申請或廢止聘用許可所致的減少?
2.至今透過「技能提升及就業培訓計劃」成功入職的人數有多少人?他們獲聘用的具體的工種是甚麼?
3.外僱是填補本地勞動力不,不應出現外僱有工開,本地人無工開的情況。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對本澳勞動力市場的衝擊,本地居民失業率和就業不足率上升,當局如何落實外僱退場機制,騰出空缺讓本地居民就業,保障本地居民的優先就業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