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今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也是第一期電子消費卡開始使用,物價問題拭目以待。加上市政署日前收到近三百家食肆於節假期間申請加價,有市民憂這種「硬食」有始無終。
消費卡可以消費了,政府多次呼籲市民「用咗佢」,刺激內需,提振經濟,又話相信商家不會亂加價。但市民對物價上漲的聲音,真的只是自我觀感覺得貴了嗎?要求政府加強監管,屬杞人憂天嗎?
加上市政署日前發稿指,食肆或會於節假日期間調整價格,直至廿八日,共收到近三百宗將於五一調整餐牌價格的申報,有關申報數字與去年情況相若。這種逢節必加的現象,商家理直於「三工」。有市民斥所謂的選擇,就是食與不食。「疊加」效應下,民困未紓反增生活壓力。
議員林玉鳳昨日亦提出書面質詢,指近日接到不少居民投訴,有個別超市及食肆疑似在消費卡生效前夕趁勢加價。質詢當局消費卡生效後,會否安排小組着手調查消費卡對於澳門物價的影響,以及視乎情況,及時採取相應的平抑物價措施?在豬肉及蔬菜價格方面,會如何在供應層面增加貨源,降低進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