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工聯氹仔綜合服務中心自二00一年三月二十日成立至今十九載,貫徹工聯總會「維權與服務」的工作方針,以「不忘初心‧創新服務‧共建離島」的理念,一直關注離島社區的發展,積極建言獻策,提供多元化貼心的服務,通過舉辦各類活動,連繫和豐富居民的生活,凝聚社區力量。
工聯副理事長兼氹仔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梁銘恩表示,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政府主動為市民開展「保障口罩供應澳門居民計劃」,中心響應工聯總會號召成為一個售賣點,位處氹仔市中心區便捷及加上宣傳下,前來購買的人流一輪比一輪多;期間亦為市民及會員提供心理諮詢輔導服務,紓援因疫情而產生的負面心理情緒;也有市民及會員來訪或電訪了解政府失業援助措施及消費券登記的協助。中心亦主動電話慰問了解會員留家、待復工及復課的情況,並向市民分享政府最新的疫情資訊。回顧這幾年間的天災到今次的疫情,中心從不缺席,第一時間與政府合作攜手抗疫,起著官民間的橋樑作用。
工聯離島辦事處連同服務中心為完善社區配套不斷建言獻策,恒常通過同事巡區、每月街站宣傳、義工例會及活動中主動收集會員及居民對社區民生的意見,過去一年在權益、巡區發掘及求助個案共處理二百六十宗,當中以求職、社區環境衛生、交通與公交問題、經濟援助、公共工程、房屋問題為主;通過在司法警察局的大廈防罪之友、治安警的社區警務主任、消防局的社區消防安全主任、澳電客戶諮詢委員會、離島社諮會、交通諮詢委員會、市政署每年社區座談會等平台上,為居民反映意見,積極建言獻策。
而社工個案數目主要涉及經濟援助、情緒壓力、子女管教、年老孤獨等,當中隨著石排灣公屋群及氹仔新經屋項目入住率相繼提高,跨區人士入住新社區時,難免對環境會有不適應的情緒,尤以求職轉職及伴侶間發生矛盾時產生的負面情緒而求助,同時,中心社工及工會同事主動進入社區了解,給予輔導及協助。
中心現時會員人數約二千三百人,去年共舉辦一百四十多項小組活動、工作坊及開辦五十多個班組課程及義工培訓項目,總服務逾二萬四千八百人次,去年以社區推廣防災避險及親子共樂為主打。天鴿與山竹的風災為澳門帶來巨大的損失,亦提醒了澳門人需要居安思危,必須要提高危機意識;中心活力義工隊及青年領航義工隊去年參與澳門國際義工日系列活動的「義‧想‧踐」拓展計劃,分別獲得「啟動義想大獎」及「燃點義想大獎」,透過具防災避險含義及趣味性的遊戲,通過事前專業培訓,以婦女及青年義工作宣教員,走進學校、老人中心及社區中大型活動,成功接觸約一千人,以朋輩身份共享普教,達至社區推廣防災避險的目的。當前中心共有四支義工隊伍,分別是活力義工隊、青年領航義工隊、親子義工隊及環保FANS導賞員隊伍,未來將以防災防疫為宣教,培養市民的保護意識,凝聚力量,同心守護自己及社區。
近年中心親子活動參與人數不斷增加,為了助孩子們遠離電子奶媽(手機或平板電玩),以及增加親子相聚的時光,引入多款桌遊用具,以「潮玩桌遊」的單元供會員與家人比拼一番,過程中除可以找回互動交流的樂趣外,還可以從中教導小朋友怎樣面對勝與敗,延長專注力及堅持,並且學習情緒的控制,小朋友更可以得到父母的陪伴,達至親子同樂的目的。去年親子活動方面也舉辦多項多元活動,當中較具特色為「迷你職業初體驗」小朋友化身各行各業的僱員,了解該行業的職場環境及對社會的貢獻,從而更早為生涯規劃作出選擇;以及另一創新活動「塗出新天地」,讓小朋友與父母親合作,共同以顏色彩繪出理想的屋子,從中了解《基本法》賦予澳門居民的合法權益,達至公民教育的培養。
最後梁銘恩表示,每年中心周年皆會舉辦會員書畫攝影作品展,因應今年疫情及響應政府勿聚集而暫停,會員雖無法共享學習的成果,但無阻留家期間繼續練習,期待下年展示更佳的作品。中心今後將繼續以「不忘初心‧創新服務‧共建離島」的理念,貫徹工聯總會的宗旨,聯同工聯氹仔湖畔中心及工聯石排灣職工服務站,擔好特區建設者、職工權益維護者、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領航者,與全體職工及義工朋友們全力以赴為離島居民服務,以創新思維開拓多元化的服務,肩負好政府與居民的溝通橋樑,共同構建和諧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