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嘆消費券未到手已貶值促監察有否聯合抬價行為 豆苗46元一斤貴疫情前三倍

 【專訪】兩日來街市豆苗每斤售四十四元或四十六元,貴過黃花魚等海鮮。坊間稱「三千元電子消費劵」未到手已貶值,盼政府考慮監察蔬菜進口價、批發價、零售價之間是否有不正常問題,以及是否有趁機發「疫難財」的抬價行為?

 近幾天來,有北區街市的豆苗零售賣達四十四元或四十六元一斤。這應該是澳門有史以來的最高菜價。同一街市的普通黃花魚、每兩二點二元,每斤(司馬斤)也就三十五點二元。蔬菜貴過海鮮,「天方夜談」。與疫情之前相比,同是豆苗零售價漲至三倍。

 坊間稱,政府紓緩居民經濟和生活壓力的「三千元電子消費劵」尚未到手就已貶值,倘五月份「三千元電子消費劵」生效時,說不定蔬菜零售價又會上漲。

 坊間意見指出,拱北關澳人進出受到防疫需要的相關限制,令北區居民原本可以天天去拱北街市採購蔬菜的模式受到相應的限制,此種限制,可能是澳門街市菜價猛漲的原因之一。另外,蔬菜進口價、批發價、零售價之間是否有不正常問題,也可能是蔬菜零售價約為拱北菜價三倍的原因之一。

 坊間希望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加強相關的監察,考慮是否在防疫抗疫特殊時間根據蔬菜進口價規限批發價、零售價的上限,不可超過「相關上限」。

 須知北區居民多屬收入中、下的草根階層。正因為收入低,於是,許多北區居民兩、三天出境一次進入拱北,購買售價比澳門便宜及品質好得多的蔬菜,以此「節流」方式來減少收入低的生活成本的壓力。拱北菜價僅約澳門同類蔬菜價的三分之一。澳門街市高昂的菜價,尤令疫情下失業或開工不足居民的生活壓力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