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立法議員宋碧琪表示;近日,收到不少的士業界反映,在受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影響,的士業深受打擊,由農歷初年至今已數月時間收入大大減低,這使不少的家庭陷入生活的困境。由於的士業是屬自僱人士,部份從業員未能納入社會保障基金的失業保障,而有一些因有自住物業又未能獲得社工局的經濟援助支持,這使得不少的的士司機十分無助。雖然特區政府現已針對疫情帶來的影響,推出了全民保障的民生措施,如補貼水電費、提前現金分享派發、推出消費券等,這些無疑大大減低居民在生活上的負擔,然而對收入大受影響的的士業界來講,幫補的措施也難以抵擋生活的壓力,尤其是一些有住屋負擔的的士司機,更加是杯水車薪,無以為繼。
日前,行政長官強調會不惜一切代價做好工作,亦會以五千多億澳門元的財政儲備來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社會對此十分認同及支持,作為深受疫情影響的廣大士司機同業更寄予了極大的期望。在配合支持特區政府的防疫控疫工作下,十分懇望特區政府能在疫情的大災難前更體恤民間的艱辛,因應行業現時的特殊情況,及時到位出台措施支援的士業界度過難關。
為此,她提出以下質詢:
一、由於的士業在疫情下只能被逼暫停營業,不少家庭在無收入的情況下,生活出現了困境,然而現時的社會保障及經濟援助措施則因條件所限未能得到支援,當局會否考慮因應此次疫情的特殊性,在相關制度上作出適當調整,以例外情況將的士業界暫時出現的經濟困難情況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呢?
二、的士業界已連續多月大受影響甚至有的無工開,在完全無收入的情況下根本難以應付澳門高通脹、高物價、高樓價的生活負擔,可以講生活是舉步維艱。有一些民間社團及企業合作自發向的士司機推出了支援措施,然而金額及名額有限,部份業界反映也受益不到。特區政府相比民間來講,更有資源及條件,亦是百姓的父母官,比民間更有職責及義務照顧居民所需。為此,當局會否在豐厚的財政儲備支持下,考慮向這些無收入而又面臨實際困難的打工仔發放一次性的經濟援助津貼,以支援其生活呢?
三、面對社會未來的服務需求,特別社會對業界服務質量的重視,的士業界亦極需當局支援以提升服務質素,當局會否也考慮推出帶津培訓計劃,讓業界在未來的服務上可以做得更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