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業代表偕兩議員訪經濟局 冀遏止燃油市場不合理情況

 【專訪】燃油產品作為經濟活動和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其價格的調整多年來為社會所詬病。社會關注近期國際油價下跌,但零售價格減幅不合理,長年高於鄰近地區,質疑營運商的定價機制。為此,兩名立法議員李靜儀及梁孫旭陪同運輸業界代表日前約見經濟局局長戴建業,期望政府能夠加強對燃油價格的監管,並透過完善消費者權益法及企業公平競爭法等相關法律,以遏止不合理的市場運作情況。

 會上,澳門貨車運輸業互助會理事長鄺熾明及澳門重型車司機職工會理事長蔡文陽表示,燃油支出佔運輸業經營成本的比例不少,而行業競爭大,缺乏加價的空間。故此,每當油價上升,業界面對經營壓力大幅增加,收入受到直接影響。受疫情影響,近期運輸業界的生意備受打擊,希望政府能夠加強對燃油供應商的監管,增加定價透明度,避免業界在國際油價下調之下仍然要「挨貴油」。

 李靜儀及梁孫旭表示,今年以來國際油價全面回落,跌幅一度超過三成,達至近二十年的最低點。雖然本地燃油供應商在今年內六次下調油品零售價,但從實際數據可見,本澳的油價長期較珠海及香港為高,未能反映國際油價的下調幅度,被社會批評「加快減慢、加多減少」,甚至有聯合訂價的嫌疑。此外,他們反映市民不滿本澳石油氣的價格亦較貴,希望政府加強監管。

 戴建業表示,政府十分關注油價的變動,特別疫情對經濟造成影響,當局近日已加強與油品供應商溝通,促使企業盡快調整價格以回應社會訴求。而目前多間供應商已逐漸作出下調,零售價格與香港除稅後的價格已經相若。他指出,當局一直在法律賦予的權限下,嚴謹監督燃油業界,也將相關的進口數據及售價公佈,提高市場透明度。但在現有法律制度下,難以要求油品供應商提供詳細營運數據和資訊,希望將來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制訂後可賦予有關職權。

 此外,目前部門正在研究優化市場監管制度方式,例如,是否可參考其他地區實施直接的價格調整機制。石油氣方面,其定價與燃油不同,供應商會根據最新的國際石油氣價格,預測未來三個月的進口價,並因應預測進口價與實際進口價的差異,來決定未來三個月的售價。政府會關注本地石油氣進口價的變動並留意市場的售價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