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弘忍將衣缽傳予慧能,並吩咐他連夜離開黃梅山,南下避過法難。然而,因為六祖慧能的出身以及寺院裡的階級觀念,追捕慧能的人還真不少。當六祖走到大庾嶺時,一位叫惠明的師弟,從黃梅山東禪寺追來。慧能將衣缽放置於石上,並向惠明說,這衣缽是象徵之物,你要便拿去,可是它不是說拿便拿得動。惠明伸手去拿,衣缽卻重如泰山,此時惠明便知犯禁,於是踟躕恐懼地向惠能說:「我是為求法而來,並非為衣缽而來。請行者開示指引。」
六祖說,當你「不思善、不思惡」時,那才是惠明你的本來面目?惠明聽了此話,當即覺悟。他再向六祖求教問道:「除了上人方才所授的密言密意之外,還有什麼其他旨意嗎?」六祖便說,我為你說法,即已非密意,若果你能照見自己(本來)面目,密意便在你的內在。惠明自白說:「我雖然在黃梅山隨眾修行,但從未能照見自己本來面目;今幸得上人指引授我入門之處,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日起你就是我的授業之師。」六祖慧能卻謙讓地說,如果你已到了這境地,我和你同是受業於黃梅山(即五祖弘忍門下),我們各自守護好法脈吧。
在《無門關》裡,無門慧開禪師對這個公案,有以下評語:「六祖可謂,是事出急家,老婆心切,譬如新荔枝剝了殼,去了核送在爾口裡,只要爾咽一咽。」他認為六祖對惠明太過「呵護備至」,就像老婆照料老公一樣,連吃荔枝也要為他剝好了殼、去了核,送到嘴邊,只差當事人自己要不要咬下去,吞下去。
說說荔枝。荔枝,又名荔支、離枝、丹荔、麗枝、火山荔、勒荔、荔果,是中國南部出產的一種亞熱帶果樹,屬無患子目無患子科,是荔枝屬的唯一物種,為華南的重要水果農作物,每年產量逾百萬噸。荔枝對保鮮的要求相當高,所以一般採用低溫運輸。生荔枝和荔枝核含有毒物亞甲基環丙基乙酸,食用過量會導致低血糖和急性癲癇發作。
白居易在《荔枝圖序》中,是這樣形容荔枝:「荔枝生巴、峽間。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冬青。花如橘而春榮,實如丹而夏熟。朵如蒲桃,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潔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實過之。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而荔枝的功效,能「止渴,益人顏色」(《開寶》),「食之止煩渴,頭重心躁,背膊勞悶」(李時珍)。而且它生時肉白,乾時肉紅。日曬火烘,鹵浸蜜煎,皆可致遠。成朵曬乾者謂之荔錦。
介紹一道「紫米荔枝粥」,簡單易做。準備大米、紫米、荔枝(去殼去核)和適量的油。先將大米、紫米,按一對一的分量,浸泡兩至三小時,之後燒開了水,放入米,順時針攪拌幾分鐘。之後轉小火煮十分鐘。最後放入荔枝,繼續順同一方向攪拌,同時放幾滴油繼續煮十至二十分鐘後,同一方向攪拌一下即可。此粥亦可冷食,加適量桂花糖,味道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