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立法議員黃潔貞於日前指出,自去年十二月底起武漢首先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在短短一個月內擴散到國內多個省市,在上月二十二日本澳亦確診首宗個案。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特區政府迅速設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全面規劃協調疫情的預防、控制和治療的工作。各項工作措施奏效,有效防止疫情在社區散播,充份保障了居民的健康及前線人員的工作安排,工作得到本澳市民的高度讚揚和肯定。
澳門作為旅遊城市,特區政府及時作出了內地居民出入境安排及限制,關閉娛樂場等措施,及時降低了傳入性個案的風險;但本澳人口密度高,高度傳染性疾病在社區具有一定爆發風險。為此,專家及政府一直強調不外出,勿聚集,不隱瞞;要早發現,早隔離,早防控及早治療等。然而,以今次疫情為例,因部份患者無明顯病徵及潛伏期長的情況,即使農曆新年期間,訪澳內地旅客人次下降達六成五至九成二,但本澳防疫隔離工作有一定壓力。截至本月十六日下午,本澳累計疑似個案達一千三百三十五例及確診十例,以現時本澳約一百張傳染病病床的硬體配置情況看來(綜合過去資料,仁伯爵綜合醫院四十四張、路環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六十張),顯示原有設施數量顯得不足。今次政府借用了私人酒店作初步觀察隔離,至二0二0年本月四日下午,最高峰有七十人同時入住,反映本澳在興建傳染病大樓和完善硬體設施具其迫切性,且更要具前瞻性。
事實上,自二00三年「沙士」疫情後,本澳已不斷加強傳染病的防控能力,包括與粵港建立防治傳染病交流合作機制、優化防疫接種及提升醫護人員對傳染病認知等軟實力;而硬體建設上,二0一六年路環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投入運作,並計劃在仁伯爵綜合醫院周邊興建傳染病大樓及在離島醫療綜合體內建設傳染病隔離病房。
然而,離島醫療綜合體的落成日期一拖再拖,至現時只能預計主體建造工程於二0二二年八月完成,而何時正式投入使用,則為未知之數。同時,仁伯爵綜合醫院旁的公共衛生專科大樓(即傳染病大樓)的基礎工程,雖然預計在二0二0年十一月完工,衛生局亦指傳染病大樓的圖則已訂定、地盤已施工,但據建設發展辦公室網頁顯示傳染病大樓上蓋設計至今未有定案,至今年本月十六日傳染病大樓上蓋工程未進行公開招標,所以傳染病大樓實際上仍是完工無期。
為此,她提出以下質詢︰
一、「二0一八年當局曾指本澳有逾百張傳染病病床,能應對當時的傳染病形勢。但今次疫情未發生社區傳播的情況下,政府已需要借用私人酒店作初步觀察隔離,突顯出傳染病硬體不足及迫切性。現時,在建中的仁伯爵綜合醫院公共衛生專科大樓預計提供八十張傳染病病床,但當局對離島醫療綜合體傳染病病床的設計訊息對外公佈不多。未來面對傳染病的不確定性,以及本澳常住人口及旅客持續上升,請問當局可否向社會說明本澳傳染病設施的整體規劃?經過今次一疫後,未來在傳染病防疫上工作將如何繼續優化?
二、衛生局指傳染病大樓的圖則已訂定、地盤已施工,但實際上傳染病大樓的上蓋工程未進行公開招標。請問當局傳染病大樓具體的興建時程為何,預計何時能正式投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