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抗疫防控措施加碼 廣州所有小區(村)封閉管理

 【中新社廣州二月七日電】(記者 索有為)「疫情發生後,廣東見事早、行動快,強有力開展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取得了明顯效果。接下來,應繼續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全力應對返粵人流高峰帶來的輸入性壓力,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勢頭。」中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說。

 以八十四歲高齡奔波在中國疫情防控第一線的鍾南山,在廣東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日前舉行的醫療防疫專家座談會上,對廣東疫情防控作出了上述判斷。

 作為勞務輸入大省的廣東,對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艱巨性有著清醒的認知,廣東官方要求更加科學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全面落實防止醫院感染的各項措施,為醫護人員配備充足的防護物資,決不能讓他們赤手空拳與病魔搏鬥。

 截至二月七日十二時,廣東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一千零一十八例,並首次出現一例死亡病例,同期治癒病例六十九例。

 疫情嚴峻,輕視、延宕或措施不當均會延誤戰機、影響戰果。中新社記者注意到,從省的層面乃至社區街道,廣東整體防控力度在加碼。

 廣東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佈的二號通告明確八類公共場所內應佩戴口罩,將「口罩令」的實施範圍刪除公園,增加了超市、農(集)貿市場。鑒於短期內口罩依然稀缺的情況,二號通告提醒民眾不要過度過量消耗口罩,明確提出:個人獨處、自己開車或獨自到公園散步等感染風險較低時,不需要佩戴口罩;在非疫區空曠且通風場所不需要佩戴口罩。

 廣州市二月七日發出三號通告,要求所有居住小區(村)實施封閉管理。加強人員(車輛)出入管理,限制非本小區(村)業主、住戶或使用人及車輛進入物業管理區域(包括但不限於快遞員、外賣員等人群及其車輛)。

 在廣州天河區石牌街轄內居住的外國人約三千二百名,石牌街製作了中、英、日、韓四國語言的疫情防控宣傳音頻,在外國居民較集中的社區分時段循環播放,並通過電話溝通等方式摸查轄區內外國居民近日行程和身體狀況。韓國籍居民金先生表示,足不出戶即可獲知廣州疫情防控情況,面對疫情更加安心、放心、有信心。

 肇慶市高要區更禁止三人以上在小區公共活動場所集聚聊天、抽煙、打牌等,一經發現立即勸導驅散。

 除了傳統的群防群控手段,以創新進取著稱的廣東也開闢出「人防+技防」新防線。

 廣州市白雲區黃石街正在為所有居家隔離戶門外安裝視頻監控,利用WI-FI遠程連線,與工作人員手機綁定,如果監控的居家隔離戶有人員出入等異常情況,工作人員手機馬上就會響鈴,監控也會馬上播報警示音。居家隔離一旦解除,技術人員就會拆除視頻監控。

 「我們通過人臉識別進入小區大門,然後用手機遠程遙控打開樓棟門,不需要用手接觸門鎖,更加安全。」家住在雲浮市某小區的業主伍小姐介紹說,她和鄰居們習慣使用App及時掌握小區管理的動態信息,而外來訪客的圖像、姓名等信息可在物業管理平台上詳細保存。這款防疫防控新利器,已在廣州、雲浮等多個大型小區使用。

 值此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廣東司法機關使出組合拳築起法治堤壩。截至二月六日,廣東警方查處涉疫情違法犯罪案件一千零三十二起,廣東檢方提前介入涉疫情刑事案件一百一十三件,其中已批准逮捕十二件。同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出通告,依法嚴厲打擊疫情防控期間刑事犯罪。

 戰疫在繼續,人們都在期盼著拐點的盡快出現。統計數據顯示,廣州南站客流連日來保持低位,六日停運旅客列車四百零四趟,發送旅客約四萬人次,到達旅客約六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