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與會者在「兩岸關係」分享會上認為 澳可向台分享「一國兩制」成功經驗

 【特訊】澳台青年交流促進會主辦「當前兩岸關係和島內形勢,如何發揮好澳門交流橋樑的重要角色」分享會

 由澳台青年交流促進會主辦的「當前兩岸關係和島內形勢,如何發揮好澳門交流橋樑的重要角色」分享會昨日上午十一時假萬豪軒萬紫廳舉行,多名與會者發言時認為澳門可向台灣分享「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經驗,發揮橋樑作用講好澳門故事。

 全國人大常委、中國僑聯副主席、全國台聯會長黃志賢,全國台聯機關黨委副書記兼辦公室主任黃京華,中聯辦台灣事務部部長徐莽、處長張丹青,全國台聯聯絡部綜合處副處長劉強等嘉賓出席。

 分享會約兩小時,約六十人出席,澳台青年交流促進會會長蔡文政,常務副會長鄭錫杰,理事長林綉霞,副會長吳楚明、王貴豪、鄭炳弟,副理事長蔡奮燊、鍾健鴻,常務理事彭鼎傑,榮譽顧問莫垂道,顧問吳子寧、瞿偉剛於會上發言。

 蔡文政表示,澳門作為「一國兩制」的成功典範,在兩岸交流交往中承擔着特殊而重要的角色。該會將有效加強澳門與台灣地區在文化及青年事務上的交流,推動台灣青年到大陸參訪、交流、上學、實習、就業與創業,讓更多的台灣青年了解大陸、認同大陸,增進台灣同胞對「一國兩制」的認同,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台灣青年融入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吳子寧認為,人心回歸非常重要。在「一國兩制」下,澳門背靠強大的祖國作為後盾,並保持原有的優勢;希望澳門青年把澳門「一國兩制」的故事講好,反映「一國兩制」是可把台灣的優勢與大陸的優勢結合的良好制度。

 瞿偉剛稱,不了解是最大的隔閡,兼聽則明,希望台灣年輕人多到內地實習,更公平地接收資訊,更深刻了解內地發生的事,了解祖國是堅強的後盾,相信人心可在十年、二十年內改變。

 黃志賢聽後提出兩點擔憂,一是台灣經濟發展滯後、百姓生活越來越艱苦,二是台灣青年發展道路越來越窄,大學畢業後收入水平相對還是較低。

 他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希望澳台青年交流促進會發展越來越好,希望青年職業發展越來越好,並希望他們認真學習中央四中全會的精神,以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紀念會的重要講話;他相信澳門今後發展會更快更好,青年有更多發展和空間。二是希望該會擴大澳門青年與台灣青年的交流與交往。三是希望該會與全國台聯更多交流與交往。

 徐莽讚揚與會者發言質量佳,台務部今後會與澳台青年交流促進會有更多交流及合作,共同向台灣同胞講好「一國兩制」的澳門故事,並不斷推進澳門的「一國兩制」實踐,為澳門的繁榮穩定作出共同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