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行為是家庭的一面鏡子,種下甚麼因,就會結甚麼果,孩子身上藏著父母最真實的品行。當人們透過名包、名錶、名車來炫耀自己的富有時,卻不如教育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才是最高級的炫富。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重視禮貌教育。禮貌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最基本的禮儀,如果家長沒教育孩子從小就應該有禮貌,對孩子未來的人際交往、甚至孩子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禮貌問題。
一、父母的修養就是孩子的教養
所謂家庭教育,家長育兒也在育己。
有一位母親帶著孩子上公交車,上車之後,有位農民工立即讓座給孩子。這位母親不僅沒有感謝,更對那位農民工說:「不希罕你的座位,滿身細菌!」旁觀者對這位母親的表現都嗤之以鼻。
自從今年九月份以來,澳門文化局將兩架鋼琴放置在澳門市區,按預定計劃每個月將兩架鋼琴放置在澳門的不同街道;每天上午十時開鎖,晚上八時鎖琴,有專人負責這一工作。因此在澳門這一小城,便推出了世界最新潮流的「街頭鋼琴計劃」。這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創舉,這個創舉是成功的。但是有的市民不懂「遊戲」規則,他們的孩子太小,還是嬰兒,其家長也抱著幼兒來彈琴,他們的孩子連阿拉伯數字都不認識,如何彈琴?如此家長抱著孩子坐在鋼琴前霸位良久,給他的幼小心靈留下不佳陰影;也有七、八歲的男孩沒學過鋼琴,便用小拳頭在琴鍵上狂砸一通,將琴鍵砸壞了(幸有工作人員及時修好了琴鍵)。筆者認為,可能孩子如此作法家長未必知道。但孩子的行為,是家庭教育的一面鏡子。因此,每一個孩子的模樣,都是原生家庭的教養。
有一次,幾位朋友都帶了自己的孩子聚餐,那個餐廳的樓梯很窄,只能容一個人上下,大家到了這裡都自覺地排起隊。然而有位家屬七歲的兒子站在樓梯口不動,我問他為甚麼不上去,他淺笑一下:「要女士優先呀!」這是我第一次享受被男孩子優先的感覺,感覺很棒。在餐桌上,我觀察到:這孩子也不越過自己面前的菜碟去夾距他較遠的菜。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紳士、禮貌和教養。所以說,窮養,富養,都不如教養。
看一個孩子是否有教養,看他平時做事的細節便一目了然了。可能孩子對父母說話的態度沒有禮貌的原因,如下:
1.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用法不適當,造成孩子的厭煩情緒,在與父母說話中這種口氣自然會表露出來。
2.有些父母和孩子說話時,常不知不覺地用了「你真笨」這樣的語言,在孩子面前談論他人時,也許會說某某最令人討厭等的話,這些話被孩子慢慢地學會了,並用以評價父母。
3.孩子年齡小時,父母是孩子崇拜的對象。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學到了許多知識,其中有些知識父母往往不暸解,當他們有問題時,父母有時無法提供準確的答案,孩子可能很失望,也很煩躁,此時有可能出言不遜。
4.孩子的話使父母覺得受到了很大的傷害,但孩子可能絲毫沒有感覺到,因為他沒有意識到說話時,要考慮別人的情感。
二、每個孩子的模樣,都是原生家庭的教養
1.有些父母總是認為孩子還小,因此對他們不禮貌的言行沒有及時制止。結果在孩子心目中,父母缺少尊嚴,也導致他對父母的輕視無理。
2.孩子不懂禮貌、說髒話與環境有關。髒話在幼兒心目中,並不是髒話,甚至覺得好聽。即便他們知道不好聽,也沒有意識到說髒話是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
3.家長管教孩子要嚴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有著責無旁貸的教育責任。孩子從呱呱墜地之後,如何走好每一步,都需要父母精心進行引導。但中國父母多數關注的只是孩子的健康和成績,對於那些最基本的與人友好,關心他人,自己的事自己做,見到他人主動打招呼,見到長輩主動問好等樸素的道德準則卻沒有理會。
孩子是無辜的,只是父母沒有盡到自己的教育職責。對於道德準則父母不但要自己做到,而且要反復教育、教導孩子熟記於心,因為孩子是以父母為榜樣長大的。同時,作為父母還要教育孩子學會明辨是非,分清對錯,不能信奉「樹大自然直」的古訓,這說法是家長的一種失職和逃避。
4.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認識到道德的重要性,明確告訴孩子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不能眼睛只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家長應該認識到培養孩子成人更重要。要從日常生活中要求孩子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有責任感,不歧視弱勢群體等等。家長還要引導孩子明辨是非,愛恨分明,見到長輩、老師主動問好;把關心他人當作每一個社會人的責任和美德。
三、教養,決定一個人飛得遠不遠
人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社會的薰陶和影響,特別是對於年齡小、未懂世事的孩子影響更大,作為每一個公民都應該承擔起教育、引導孩子成人的責任。因為我們都是家長或將成為家長的人,不能抱有「不是我的孩子,與我無關」的想法。孩子是看著成人的一舉一動長大的,大人的舉止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孩子,只要我們舉止文明,講究公德,關心他人,愛護公物,孩子也自會變得有修養。全社會都應該把教育孩子當作一件重要的大事來看,從自身做起,盡其所能。
班上有個男生,身體有殘疾,頭腦並不靈敏,學習成績一般,但他在班上是個最受歡迎的人。出去郊遊,同學們輪流幫他推輪椅,生日,他也會收到同學的禮物。只因他待人真誠有禮貌,他有好吃的食物,拿來與同學一起分享。他的人際關係很好。
四、正確教養孩子的方法
1.認識領悟療法。告訴孩子人無禮貌時,別人的感受,覺醒自己無禮將帶來的不良後果。
2.關心孩子,互相尊重。要想讓孩子尊重自己,自己也要尊重孩子。教育孩子不能簡單粗暴,即使批評孩子也應心平氣和採用文明的語言,明確指出孩子錯在何處,更不要出言粗魯,籠統責罵。
3.父母以身作則,樹立良好榜樣。父母平日要做到語言美,不用文明的話開玩笑,不在背後惡語傷人,以免孩子形成不好的說話習慣。
4.積極進取、自我提高。一個有知識、有能力並富有進取精神的家長,才能真正贏得孩子的尊重。
智者言:「在人類心靈的花園中,最樸實、最美麗、最平凡的花朵便是人的教養。」人們的教養往往體現於細節之中,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點點滴滴的日常行為,均能映照出人的品格修為。因為一個有素養的孩子,待人接物真誠有禮貌,走到哪裡,都會有人願意幫助(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