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熟日常)不樂島   向南

 不落島之所以叫不落島,是據說兩個世紀前,有一個大陸落難的皇族後裔,因戰亂逃到海上,然後經過數月漂流,最終登陸在這個小島。當時島上民風純樸,島上的原住民熱情接待了這個皇族後裔,讓他在這裏迎娶原住民女生,落地生根,並將大陸上的文化傳到島上。當時這位皇族後裔覺得這島上生活安定、農產品豐富,原住民生活無憂無慮,故稱這小島為不落島,即永不墜落。

 在過去幾十年,不落島乘上了亞洲經濟起飛的列車,加上從歐美日引進的科技,經濟曾一度攀升亞洲前幾位,所以現在不落島的中年人,全經歷過經濟最富庶的年代,但這不是好事。中年人年輕時賺的錢都花光,因為當時錢很容易賺,隨便進一家工廠,認認真真出勤,就可以月入數萬元不落幣,相等於過萬港元,這在二三十年前是不小的數目。可是,隨後不落島在「九七金融風暴」、「零八金融海嘯」中元氣大挫,近年工廠訂單又被東南亞發展中國家以低廉的薪酬及不相伯仲的技術搶去不少,故這些中年人都只能靠積蓄度日。

 中年人還有積蓄,年輕一代便成經濟低迷時期的犧牲品。失業率高企,工資二十年沒漲,他們不再相信知識改變命運。雖然對知識不重視,但社會上卻認為學歷代表一切,於是找工作也必須大學畢業。可是有需求就有供給的原理下,社會上出現各種奇奇怪怪的學院,大專、五專等,在中學以上、在大學之下,等同大學的學歷,其實只是技術學校。當然,如果能透徹學會一種技術,也不是一種壞事,對社會也有幫助。然而,當眾人只求一張證書之時,便變成技術「半桶水」,騙過了面試也捱不到多久,很快會在社會歷練的被淘汰。沒有穩定工作,就等於沒有穩定薪水。沒有錢,年輕人生活成問題,所以他們戲稱自己生活在「不樂島」而非二三十年前如日中升的不落島上。(不落島歷險記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