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傳真)沒有寬待學生的楊蔭榆 盧嘉

楊蔭榆(1884——1938)是中國第一個女大學校長,可上任僅一年零八個月,就被迫辭職,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其在特殊情形之下沒有寬待學生。

楊蔭榆出生於江蘇無錫的書香世家,作家楊絳(即錢鍾書夫人)就是其親侄女。她曾公費留學日本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五年,後又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獲得教育碩士學位。一九二四年,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許壽裳辭職後,推薦楊蔭榆接任。

繼任校長後的楊蔭榆本想學以致用,把北京女子師範大學辦好,但她過於固執的個性,以及不善於處理行政事務的弱點,把自己推到了學生的對立面。

這年的九、十月間,浙江督軍盧永祥與江蘇督軍齊夔元爆發戰爭,加上南方水災,國文系預科有三個回家過暑假的學生因交通受阻,未能按時返校。等她們十一月回校後,學校遵校長之命,以整頓校風為由,要將三個學生除名,作退學處理。學生自然請求校長收回成命。按理說,特殊情況可通融處理,畢竟戰爭與洪水是人禍天災,情有可原。但楊蔭榆不為所動,執意照章行事。於是,師生之間由求情到爭執再到惡語相加,終反目成仇。加上原先就有相當部分學生對楊蔭榆實行嚴格管理極為不滿,終演變成史稱的「女師大風潮」。學生會要把楊蔭榆驅逐出校,而代表官方的教育部則支持校長,相方一時相持不下。後來魯迅等教員站出來支持學生,加上「五卅運動」爆發,影響尤烈,北洋段祺瑞政府無可奈何之下,不得不撤換校長。

有時候,管理者人性化的一面,可化解矛盾,消除積怨。楊蔭榆就有這方面的深刻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