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創意思維」是指打破舊有的模式,跳出框框來思考問題。提升孩子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有助於學生健康成長,迎接未來挑戰。日前教業中學在舉辦了「校友講壇──第十講」,邀請該校校友、教青局教育廳江毅廳長作「創意與未來」專題講座,同時邀請教青局老柏生局長出席。該校中學部近一千名師生到場聆聽。
講座內容分三部份:一、全球暖化、信息化、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時代給現今社會帶來哪些可喜的變化?二、青少年學生必須具備哪些核心素養來應對新的時代的挑戰?三、如何開啟創意大門的鑰匙?講者首先以PPT圖片展示了以前與現在人們的購物方式、穿著打扮、小孩日常娛樂活動等的前後變化,以及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北極熊變瘦弱等事例,形象地告訴學生,人類發展和時代變遷給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人們應該用新思維新理念來適應,必須具備「文化傳承、審辨思維、溝通與合作、創意思維、跨領域」五種「核心素養」。再通過幾組因角度不同而造成錯覺的照片,點出了提升「審辨思維」能力,運用邏輯辯證方法從不同角度全面看問題的重要性。
江毅對如何培養創意思維作了重點闡述,強調創意思維的獲取,最關鍵是「知識積累、文化傳承」,要「通古至今、古為今用」,要平衡使用左右兩腦,積極開發大腦功能和潛能。他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分享了訓練大腦和調動創意思維的方法,令現場學生耳目一新,深受啟發。
講座中,還獨具匠心展示了自己昔日在母校讀書生活的照片,回顧了自己的學習歷程,感謝母校老師的辛勤栽培和悉心教育。言辭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江毅勉勵學弟學妹們,不要滿足於物質上的滿足和享受,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志存高遠,積極進取,發揮創意思維,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在互動問答環節,講者和學生進行了對話,為學生釋疑解惑。
賀誠校長作總結發言時,稱讚江毅是學識淵博,短短半個多小時的講座,讓師生領會到中國傳統文化,要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他指出,當今世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即將到來,以智能化為支撐的產業革命必將造福人類。未來的人才,不僅有數理化知識和人文涵養,更需要有創新思維能力,而創新思維是一種智慧,要有「跨學科」的統整本領。校長還指出,傑出校友代表的講座既是一種指導,也是一份鼓勵。從他們身上可以體悟到一個人讀書求學階段所付出的努力、所培養的才能與他將來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往往成正比。希望全體師生以傑出校友為榜樣,勤奮學習,立志成才,報效祖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