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慶祝新中國七十華誕,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尋.探穹蒼培道師生天文攝影展覽」新聞發佈會昨日下午假培道中學禮堂舉行,校長李寶田表示,希望透過新聞界的廣泛宣傳報道,讓社會各界了解培道中學為慶祝新中國七十華誕,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舉辦的「尋,探,寫蒼」一培道師生天文攝影展覽。攝影展開幕日定於本月十二日下午三時假澳門科學館展覽廳舉行,展期至十一月廿六日。
李寶田校長表示,澳門培道中學建校七十三年來,一直與時俱進,秉承愛誠貞教校訓與愛國教育精神,努力不懈,辦成具科普,數理綜合素質培養特色的澳門優質學校。尤其近二十年來,不斷推行研發,創新實踐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結合的多元教育,培養學生多元智慧,創思才能及推行跨學科學習與生活科學融合教育理念實踐,有著顯成效,在東南亞,國際賽成績卓越。在學術,科普,奧物,奧數,訊息比賽,天文探研方面代表澳門參加全國,世界賽,研討會,論文發表,科普活動屢獲殊榮。為配合國家教育部科教興國,人才建國的指標。二0一二年起大力發展以科普教育為主線的課程活動,開展太空,天文科學探究與科學,科普常規學習活動作深層發展,培養綜合素質創新型學習研探人才。在二0一二年九月成立天文小組,進行系列天體觀測和專題研探告,在學科教學上注重天體物理相關知識的學習與應用,提升科學,科普知探研精神,并邀請科技大學,中科院作系列科普講座和有關航天奧秘,神奇萬能的衝擊波與引力波,小行星觀察分析專項探究等,二0一二五邀請了科大太空所帶領進行火星金種子計劃。二0一二五,二0一六年參加柴達木盆地與火星典型地貌對比研究,進行系列天體觀測和專題研探,項目「小行星光變觀測分析專案研究第一,二階段結題報告」,榮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十佳獎及一等獎。校方天文小組聚焦於研究和探索宇宙奧秘的基礎科學和天文攝影,開展群眾性和中學階段通識教育,天文科普素養提升重要領域之一,有助於拓展各人的科學素養和對科學探尋興趣和精神。充份調動學生和群眾的主觀能動性,積極營造一個愛,學,用,創科學科普文化氛圍。特別對有能力的學生提高利用數學,物理,天文科學等基礎學科知識能力融會,應用,促進自主學習,研發,探尋,對科學進一步探研的精神和啟迪創新發明,為祖國未來天文科學作出新貢獻,這是「尋探穹蒼」的意義。
本次攝影展攝影地點廣泛,有國內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雲南祿豐,澄江,柴達木盆地,格爾木,崑崙山世界地質公園,粵北,日本,澳門,路氹。展覽分為三類:一.深空類(星雲星團拍攝),二.廣域星野類(銀河,星軌拍攝),三.行星月球類(太陽系行星及月球的拍攝)展出。同時對該類天文攝影的拍攝技巧以及所使用到的赤道儀與望遠鏡等現代天文觀測與拍攝的設備有詳細解釋說明。推動大眾和學生對天文知識的了解,認識,以及提升對天文和天文攝影技巧的運用,掌握和普及。將中學生的科學探究學習搭建在高等院校的研究項目上,令學生走出校園站在科研第一線,去體會科學探索的過程與方法。精進他們科學素養與相關學科知識與科研興趣能力和精神。培道中學將會繼續為太空科學及科普學習活動增添更豐富的多元學習元素、、資源和爭取更多成果,培養具國際視野的澳門創新科技人才及國家太空科學探究新一代的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