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孕婦早產妊娠毒血症 中大的檢測方法檢出率倍升
【香港中通社十月二十二日電】(記者 張瑞絲)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二十二日公佈一項研究,證實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FMF)的「三重檢測方法」,經中大改良後,能有效預測懷孕十一至十三周亞洲孕婦患早產妊娠毒血症的風險。該檢測方法可令亞洲孕婦早產妊娠毒血症檢出率提升一倍。
早產妊娠毒血症是一種嚴重的妊娠併發症,影響全球約百分之二至百分之八的孕婦,也是婦女在懷孕期間出現併發症及死亡個案的主要原因,每年有七萬六千名婦女和五十萬個嬰兒因此死亡。
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系主任梁德楊教授表示,為早產妊娠毒血症高風險孕婦使用處方低劑量的阿士匹靈可以使嚴重妊娠毒血症的患病率降低至少六成,但由於正確劑量的治療必須在懷孕十六周之前開始。因此,及早識別風險對於適時及有效預防該病症相當重要。
潘昭頤早年率領團隊與FMF合作開發出一種篩查早產妊娠毒血症的方法,名為「FMF三重檢測方法」。潘昭頤和她的團隊在二0一六年至二0一八年間進行了一項前瞻性研究,改良FMF的「三重檢測方法」,令其更適用於亞洲孕婦。該研究橫跨亞洲七個地區,共有一萬零九百三十五名懷孕十一至十三周的單胎孕婦參與。
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教授潘昭頤表示,「FMF三重檢測方法」結合病史和孕婦特徵與平均動脈壓、子宮動脈搏動指數和血清胎盤生長因子,來評估孕婦患早產妊娠毒血症的風險。到目前為止,該方法比傳統的ACOG和NICE的建議更有效地識別高風險孕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