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安介紹去年政府帳目審計報告

 【專訪】審計長何永安昨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介紹《二零一八年度政府帳目審計報告》。他表示,審計署檢查的「政府一般綜合帳目」總收入、總開支、總資產分別達約一千四百一十三億元、八百三十億元及一千五百六十一億元,涵蓋政府公庫與四十三個非自治部門的財務數據,以及十二個行政自治部門與三十九個自治機構的管理帳目,合共涉及約一百八十七萬筆會計記錄。綜合帳目附註所反映的「財政儲備」,結餘約五千零八十八億元,涉及約七十九萬筆會計記錄。至於「特定機構匯總帳目」,總收益、總費用及總資產分別達約二百零二億元、一百二十五億元及三千九百九十七億元,涵蓋八個特定機構,涉及約一百五十一萬筆會計記錄。

 何永安表示,審計「特定機構匯總帳目」及「財政儲備」的工作量每年都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權責發生制會計理論與實務發展迅速,相關投資工具亦更複雜和多元化,包括以對沖風險為主的金融衍生工具,又有為提高投資回報而增加一些風險較大,以基金形式對「非交易所買賣證券」所作的投資。當中一些非由公權力主導的私募基金投資佔整體投資較顯著的份額,風險更大。為應對這些新情況,審計署在核實上述投資的年終實際狀況及其價值估算時,不斷加強投入審計資源。

 此外,隨著《預算綱要法》在二0一七年頒佈、在二0一八年生效,特區政府實施了新的公共會計制度,審計署將根據新制度更新《審計長批示》,以便明年繼續有效收集審計對象的帳目與財務資料。

 由於原有的審計系統在功能上已無法滿足新制度下的工作需求,為配合發展需要,審計署積極與國家審計署計算機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全權委託計算機技術中心為《現場審計實施系統(澳門版)》的升級及改造進行技術監督,相關工作已按既定計劃全面開展。為配合特區政府推行電子政務的施政理念,審計署亦因應新的公共會計制度自行開發了「電子數據輔助工具」供各政府部門使用,協助部門在提交電子數據給審計署前,預先檢查格式是否正確及檔案是否齊備,提升在相關程序上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