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十月十六日電】(記者 周文其)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十六日發表施政報告時表示,特區政府將以多管齊下的策略努力增加土地供應,雖然過去數月由於社會紛爭延緩有關落實工作,但管治團隊會以更大的決心和魄力,重建市民對特區政府處理「老大難」問題的信心。
根據施政報告,特區政府計劃未來增加超過一千公頃的土地供應,為不同收入的市民提供置業機會,讓市民樂意以香港為家。
林鄭月娥指出,特區政府會加快規劃,運用收回土地條例和其他適用條例收回三類私人土地,用於公營房屋及「首次置業」和相關設施發展:其一是可能具有發展潛力、但未納入新發展區或其他發展項目,估計共約四百五十公頃,規劃署會優先檢視當中的一百六十公頃可否用於公營房屋發展,以便今年年底開展進一步技術評估;其二是收回位於各區法定分區計劃大綱圖上已規劃為高密度房屋發展,但因為各種原因仍未有發展計劃,而評估後認為適合作公營房屋發展的私人土地;其三為收回位於市區並適合作高密度房屋發展的茶果嶺村、牛池灣村和竹園聯合村寮屋區的私人土地,重建為以公營房屋為主的新社區。
林鄭月娥強調,除了上述新增收地項目外,特區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開展的收地工作會陸續展開。目前已知會收回的私人土地約七百公頃,預計其中四百多公頃會在未來五年收回,遠多於過去五年收回的二十公頃。同時,政府接受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提議,計劃實施在中部水域填海發展交椅洲人工島和其他維港以外近岸填海等措施。交椅洲人工島預計將為香港提供約一百公頃土地。
林鄭月娥表示,特區政府發展局稍後會公佈「土地共享先導計劃」的細節,進一步聽取利益相關者意見,以期在二0二0年年初正式接受申請。相比於政府主導規劃及主動收地的發展模式,這一計劃側重於善用市場的規劃和建造力量,有望盡快釋放部份政府尚未規劃和研究但已整合業權的私人土地,增大短期與中期房屋供應。
對於部份地產發展商宣佈無償提供土地或借出土地作房屋及其他公益用途,林鄭月娥表示,特區政府歡迎這些地產商的舉動,並呼籲所有地產發展商支持政府用收回土地條例和通過「土地共享先導計劃」,發展他們持有的土地作公營房屋或「首次置業」用途,為解決香港市民的住房問題主動做一些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