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澳門特區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凌世威表示,官方公佈的停車場泊位總數不但距車輛總數尚有約八萬個缺口,且現有約十六萬個泊位中因地理位置的無用或少用者超過一萬一千個。盼政府確實在民居區增建盡可能多的因地制宜智慧倉儲式停車場。
凌世威表示,最近官方公佈的停車場泊位數量為十六萬二千七百四十六個,其中摩托車泊位為三萬五千四百四十八個,政府的相關數據也顯示,截至去年底澳門共有機動車輛二十三萬八千零三輛。從泊位數量與車輛數量對比來看,有三份之一即約八萬輛車沒有泊位可泊停。其實,實際數量超過九萬輛。其原因在於現有停車場中至少有一萬一千個泊位因遠離民居或實用成效低而發揮不了紓緩泊位不足的作用。
據介紹,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東停車場泊位有三千個,但平時泊車不足一百輛,且僅供港、珠來車停泊,故對澳門車輛的停泊作用等於「零」;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西停車場私家車泊位三千零八十九、摩托車泊位二千零五十四個,但平時私家車僅停泊量最多約二百輛、摩托車最多近五十輛;科學館停車場私家車、摩托車泊位各四百一十五、四百一十三個,平時使用率底,僅周六、日可達五、六成;蓮花路停車場私家車、摩托車泊位各四百一十六、五百一十二個,使用率也很低,其中摩托車僅停泊十幾輛;北安客運碼頭停車場私家車、摩托車泊位各七百四十、一百九十六個,平時最多停泊私家車近二百輛、摩托車約四十輛;新批發市場停車場私家車、摩托車泊位各二百三十、一百九十八個,平時最多各停泊近四十、十輛。
凌世威指出,澳門的車輛泊位仍然嚴重不足,但有關部門卻一直未能借鏡鄰近地區善用土地資源的智慧型倉儲式停車場經驗,即因地制宜地在澳門民居區尤其是密集區搭建相宜的倉儲式停車場,以確實紓緩泊車位短缺的壓力。
凌世威表示,智慧型倉儲式停車場佔地面積小,可臨時性搭建及使用,一旦所在土地另有其他用途安排,則可以短時間內拆卸並另址安裝。澳門老城區有不少待重建或另行規劃的空間土地,可作為智慧型倉儲式停車場短期用地,希望政府方面主動接觸相關的土地業權人,探討一定時期內搭建智慧型倉儲式停車場的合作事宜。希望政府有關部門雷厲風行,以實際行動扭轉過往以來一度風行的「少作少錯、不作不錯」的明哲保身不作為理念的欠佳形象,實實在在「身在其位、當謀其職」地作出應該的努力與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