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預定明年擇機發射升空、以研究南大西洋異常區相關課題並冀促進澳門科技發展的「澳門首顆科學衛星項目發佈暨衛星徵名活動」昨日啟動,徵名截止期十月底,設一百零六個獎項。
由澳門特區政府、中央駐澳聯絡辦、中國航天局聯合主辦,澳門科大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業點實驗室承辦,並獲澳門基金會、中國航天基金會支持的「澳門首顆科學衛星項目發佈暨衛星徵名活動」昨日上午假澳門科技大學N座舉行,澳門特區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中央駐澳聯絡辦秘書長王新東、國家航天局副局長田玉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副主任候增謙、澳門科大校監廖澤雲、澳門特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工委會創新科技及智慧城市發展專責組召集人黎宇明、澳門特區高教局代局長曾冠雄、澳門科技發展基金代表鄭冠偉、澳科大校長劉良等出席並擔任主禮者。
據介紹,是項科學衛星項目由澳門科大與海內外多家科研機構、高校聯合開發、研究,並擬於二零一九年年底完成衛星樣機的製造並開展測試,二零二零年至二零二一年擇機發射。相關的尚未正式命名的是顆衛星是世界第一顆也是唯一的利用近赤道軌道監測赤道附近南大西洋異常區(SAA)地磁場與空間環境的科學探測街星。其核心目標是「南大西洋異常區(SAA)地磁場與地球液核發電機動力學研究」。
劉良講話時稱,該項目團隊將利用此一科學平台,進行澳門青少年的科普教育。
譚俊榮致辭時稱,今次的衛星項目為推動澳門科技發展帶來新契機,對澳門、國家乃至世界科技的發展都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澳門特區政府定當全力予支持。
王新東稱,實施科技強澳政策,將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和可持續繁榮提供科技創新支撐。
田玉龍表示,澳門科學衛星項目是「一國兩制」優勢在澳門的又一次生動實踐。
據介紹,為提升社會各界對澳門科技發展的關注,項目組特舉辦「澳門首顆科學衛星徵名活動」,並設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三名和參與獎一百名,其中,一等獎可獲獎金五千元、「雙人衛星發射科普之旅」一份等獎品。徵名活動至十月三十一日止。有意了解祥情者可透過以下方式查詢或聯繫:電話:(八五三)八八九七一七六六;電部:infc@msp2019.org;官網:www一sp2019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