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賜指巴士合同應留下任特首處理
【專訪】立法議員高天賜指出,現時政府對巴士公司的財政補助模式並不適當,理應改為專營模式,但政府與兩間巴士公司的短期合同將在十月底屆滿,時間緊迫,如果在新合同上無法真正保障公共利益,現屆政府就不應該與兩巴簽新合同,可繼續短期續約,留待新任行政長官賀一誠處理新巴士合同的問題。
政府現時每年需向巴士公司支付十億公帑作為財政補貼,社會關注新合同會否仍向巴士公司「開大水喉」?但政府迄今對新合同的方向仍三緘其口,更遑論交待細節。高天賜昨受訪時指出,政府拒絕交代任何資訊,令人擔憂會否要等簽有損公共利益的合同,做成既定事實之後,政府才向社會公佈。他強調,「這是澳門市民絕對不能接受的。」
他亦批評,現時政府對巴士公司的財政補貼不透明,社會亦難以監督。他又質疑,有某的巴士公司竟然還可以經營「私幫生意」,專車接送賭場員工上下班,這對公共巴士服務有好大影響,「不夠巴士用,用專營的巴士車咗第二啲人,咁澳門市民點啊?」
高天賜指,過往的服務批給或現時補貼模式,都不適合,當中主要問題是對公帑使用未能確保合理性等原則。此外,現時政府與兩巴士公司的合同根本就是利益輸送,任由巴士公司擺佈,必須要阻止。
他建議理應改為專營模式,相信可有助政府掌握主導、公帑使用合理,亦促使政府有效監督,以及,巴士公司需撤銷「私幫生意」。
他並舉例,之前有屬於專營的博企開設海路航線,但不獲政府批准,因為屬於專營的公司不得經營其他業務,故後來該博企需另設公司才經營海運航線。同樣的,屬專營的公用事業包括水公司和電力公司,都是不可能兼營「私幫生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