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二0一九科技周暨國家科技創新展」,將於九日(下周三)起至十三日一連五天,在威尼斯人會展舉行。其中,在得到國家科學技術部支持下,是次展出内容十分豐富,當中國家科技創新展的内容包括約四十項國家在航天工程、極地科考、深海探索等方面的創新技術成果,以及模型、VR互動體驗以及建國七十周年重大成果圖文等。展覽活動的預算為一千萬澳門元。
科技周暨國家科技創新展由特區政府科技委員會主辦,國家科學技術部為支持單位,並由科學技術發展基金作承辦。
科技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馬志毅昨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今次的展品內容十分豐富,約有四十項國家在航天、極地、深海等方面的創新技術成果,將以圖文、模型、實物及互動虛擬實景VR體驗等形式展示,包括天基物聯網一行雲工程、我國首架南極考察固定翼飛機-「雪鷹601」、有「深海勇士」稱號的四千五百米載人潛水器以及永磁懸浮列車等。
他並表示,在過去兩年的展覽中,互動的虛擬現實VR展品大受歡迎。今年的展覽亦設有漫遊空間站、搭建港珠澳大橋、攀登珠穆朗瑪峰等VR體驗項目,借助技術的力量,讓人徬彿身處其中,產生更強的參與感。他表示,希望加強年輕人一代對國家科技事業的了解。
馬志毅又表示,今年科技周新增等多項比賽,包括基金會與教青局合辦的「全澳青少年創新挑戰賽」,選出表現優秀中學生加入少年科技優才培養計劃,同時期望將活動打造成本地的科普大賽。
另外,今年是建國七十周年及澳門回歸二十周年的大喜日子,馬志毅表示,會通過現場的大屏幕播放建國七十周年重大科技成果及澳門回歸二十年來的科技進展及重要成果短片。此外,亦會展出科技基金支持本地科研單位,學校及社團所開展的各項科普工作成果。
此外,科技委員會科學技術普及專責委員會協調員何少金表示,科技周是「内地與澳門科技合作委員會」框架下的重要科普合作項目,澳門從二00五年開始舉辦,展出澳門本地的科普成果和活動,同時也得到國家科學技術部和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的大力支持,每年組織不同主題的科普展品來澳門展出,讓澳門大眾可以認識和接觸不同的科學知識。
何少金指,今年與多個社團合作,同場將舉辦「第七屆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目前有十多個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發明組織,企業及學校參加,約三百三十多件創新發明作品參展;還有「二0一九全澳青少年創新挑戰賽」、「二0一九粤港澳青少年創新觀摩賽」,以及將舉辦一場衝擊健力士世界紀錄的大型活動「書法與科技」,目標是有約二千五百至三千名來自各地的書法愛好者、澳門學生以及機械手,同場即席揮毫,並將申報健力士世界紀錄。
何少金表示,科技周作為澳門最大型的科普活動,希望能為學生創造更多參與活動的機會。今年仍會繼續組織小學生擔任展覽的小小講解員,而目前已收到十三間學校報名,近百名小五及小六的學生,有來自中文,葡文及英文學校的學生,提供中葡英三種語言服務,可以更好地為參觀者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