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綜合體首期工程將於年杪竣工 中—葡語國文化周下月舉行

 【專訪】經費預算九百多萬、展示葡語國家美食、話劇及「中-葡」歌舞、手工藝和「葡-澳藝術家作品」等五方面內容的第十一屆「中國-葡語國家文化周」將於十月十二日至十八日隆重舉行。

 活動主辦單於昨日下午在座中葡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多功能廳舉行新聞發佈會,該常設秘書處副秘書長羅德高、輔助辦公室主任莫苑梨等出席並介紹活動相關情况。

 適逢今年是澳門回歸中國二十周年及中葡建交四十周年,今屆「中國-葡語國家文化周」將繼續以「絲路經濟帶,中葡文化路」為主題,彰顯澳門作爲中國與葡語國家的橋樑和紐帶作用,深化人文交流,促進友好往來,推動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交流合作持續發展。

 據介紹,第十一屆「中國-葡語國家文化周」將於下月十二日下午三時假澳門漁人碼頭盛大開幕,邀請到中國河北省以及安哥拉、巴西、佛得角、幾內亞比紹、莫桑比克、葡萄牙、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東帝汶、果阿.達曼和第烏等九個國家和地區的文化藝術精英相聚於澳門,為開幕式帶來一系列精彩節目或歌舞表演。

 是屆「中國-葡語國家文化周」包括五大方面內容:中國與葡語國家藝團歌舞表演、葡語國家與澳門藝術家作品展覽、葡語國家及地區話劇、中國與葡語國家手工藝市集,以及葡語國家美食推介。

 「中國與葡語國家歌舞藝術團表演」,由中國河北省及葡語國家的表演藝術團假澳門漁人碼頭、議事亭前地獻演歌舞,展示中、葡表演藝術的獨特魅力。

 「葡語國家與澳門藝術家作品展覽」:在澳門漁人碼頭展出巴西和幾內亞比紹藝術家作品;在駐澳葡萄牙領事官邸展出澳門二十名青年藝術家作品。希望兩項展覽能為市民與遊客獻上中葡視覺藝術新體驗。

 「葡語國家美食推介」:由安哥拉、巴西、葡萄牙、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東帝汶和澳門的大廚們攜手於澳門漁人碼頭「烤與鮮餐廳」推出葡語國家特色美食;在旅遊學院及澳門科技大學推出葡語國家廚藝工作坊;在澳門漁人碼頭相關場所設葡語國家食品展銷、特色小食及傳統遊戲攤位。

 「中國與葡語國家手工藝市集」:在澳門漁人碼頭呈獻中國、葡語國家及地區和澳門原創手工藝品,包括木雕、布偶、蛋殼雕刻等,獨具當地特色。

 「葡語國家及地區話劇」,在舊法院大樓表演空間由來自莫桑比克、萄葡牙、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東帝汶及澳門的演出劇團獻演精彩的劇目。

 莫苑梨接受訪問時表示,今屆「文化周」預算經費九百多萬元,較上一屆增長百分之五,其中的宣傳推介地區拓展至大灣區其他城市。今屆的展示攤位由上屆的二十個增至四十個。她並透露,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綜合體首期工程將於年底竣工,工程主要為涵蓋會議廳、綜合體大堂等,進度符合預期。隨後將開展第二期工程招標,工程項目包括辦公大樓和展覽廳等。

 是屆「中-葡文化周」由中葡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主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旅遊局、市政署、旅遊學院及澳門科技大學共同協辦,並獲東方葡萄牙學會、澳門安哥拉協會、澳門巴西之家協會、澳門佛得角友好協會、幾內亞比紹本土人及友人聯合會、莫桑比克之友協會、澳門葡人之家協會、澳門土生協會、中澳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友人聯誼會、「澳門、帝汶友誼協會」、「果阿、達曼和第烏文化協進會」、澳門漁人碼頭等機構支持,以及澳廣視為媒體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