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澳門和光協進為讓會員更進一步了解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了解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城市的發展情況,在澳門基金會的支持下,於本月廿一日及廿二日舉辦粵港澳大灣區考察活動(佛山)。
佛山位於廣東省南部,是粵港澳大灣區九個城市之一,素有「魚米之鄉」美譽。佛山位於廣東中南部,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東鄰廣州,北達清遠,西界肇慶、雲浮,南臨江門、中山,毗鄰港澳。佛山以製造業為主,並以花卉、水產、畜牧為主的現代農業加速發展,區位優勢突出。
考察團首日,一行來到位於佛山順德區的香雲紗文化遺產保護基地參觀。香雲紗是一種用薯莨的汁水對桑蠶絲織物塗層,再用含礦物質的河涌塘泥覆蓋,經過太陽暴曬加工而成的紗綢製品。香雲紗染整技藝是第二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並於二0一一年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通過近距離觀摩香雲紗生的生產過程和導賞員的介紹後,會員們對中華傳統技藝和民間智慧表示讚歎,對國家保護傳統文化表示支持,更為祖國匠心技藝的傳承創新感到欣喜。隨後,一行前往村田電器有限公司參觀,了解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輕工業的發展歷程,企業家以他們的汗水和智慧,不但打造出「中國製造」的亮麗名片,更以自家製造的產品來不斷改善人民的生活水準。接着再到順德博物館參觀,通過一張張的圖片、一件件的展品,深入了解順德人為國家、為家鄉的奮鬥故事,了解到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順德人為祖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會建設做出的重要貢獻。團員不禁讚嘆順德同胞艱苦奮鬥、愛國愛鄉、支持祖國建設的高尚精神,亦希望澳門年輕一代能認真學習、發揚和傳承此精神。考察團在第二天參觀了合力科技園和海天醬油廠。
通過兩天考察,會員們對佛山市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進一步感受到佛山濃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認識到國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的必要性,行程獲益良多。
參與是次考察的成員包括:澳門和光協進會會長柯海帆、常務副會長王海濤、朱艷、理事長梁世權、秘書長張煒峰、監事長金鈴、副會長溫徳鑫、常務副理事長陳少輝、副理事長鄺劍鋒,文體部副部長卜偉文、唐銀燕,培訓部部長李飛雪、青年部部長李穎、青年部副部長梁嘉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