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清潔並無任何污染 百兆瓦太陽能發電站落戶敦煌去年並網

 【記者陳藝甘肅敦煌報道】澳門媒體「絲路之旅」採訪團一行昨天參觀了敦煌市博物館、敦煌市城市規劃館、敦煌市公共文化綜合服務中心以及敦煌首航節能一百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項目。據介紹,敦煌首航節能一百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項目是中國首個投運的百兆瓦級太陽能光熱示範電站,也是全球聚光面積最大、吸熱塔最高、建設周期最短的一百MW級熔鹽塔式太陽能光熱電站。項目總經理劉福國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光熱電站將是新能源的發展方向。

 為了更好的傳承、展示、弘揚、發展敦煌的歷史和文化,敦煌市不遺餘力的投入了人力、物力、財力,完善了包括敦煌市博物館、敦煌市城市規劃館、敦煌市公共文化綜合服務中心在內的一系列文化領域平台的建設。採訪團一行在昨日的參觀中對這些平台進行了深入了解和採訪,感受頗深。

 敦煌市博物館是融文物保護、研究、收藏、徵集、陳列、展覽、宣傳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歷史類博物館。其以「華戎交會的都市」為主題分六個展廳,陳展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一千一百餘件,基本反映了敦煌歷史文化沿革。現館藏各類文物一萬四千餘件,分石器、陶器、木器、寫經、漢簡、絲綢、貨幣、金銀珠玉、磚刻、鐵器、銅器、瓷器、書畫拓片和其它共十四大類。尤其在敦煌境內出土的距今三千至四千年前青銅器時期的夾沙陶罐、石斧、石鐮、石磨等生產、生活用具,在兩關遺址和漢長城烽燧出土的精美絲綢、紙張、完整的積薪葦苣、敦煌漢簡等,以及在魏晉墓群出土的魏晉十六國時期的畫像磚、北涼石塔等,更是館藏中的精華和珍品,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盛譽。館內還收藏有流散于敦煌當地的藏經洞文獻,包括漢文文獻與吐蕃文文獻,一些漢文文書和寫經彌足珍貴,堪稱敦煌文獻中的精品。

 敦煌市城市規劃館則通過圖片模型、電子沙盤、幻影成像系統、大型寬幕影視觀摩系統、四維動畫立體影視系統、三百六十度三維虛擬影視演示系統等高科技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了敦煌城市建設的滄桑巨變以及城市發展的成果與遠景。

 敦煌市公共文化綜合服務中心建築面積二萬平方米,其內包括敦煌市文化館、敦煌市圖書館、敦煌市美術館、敦煌市檔案館和敦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作為敦煌市公共文化活動開展較為集中的場所,中心設施完備、功能齊全,主要承載各類文藝演出、文化展覽、文化交流、文藝培訓、文化講座等活動。

 昨天,採訪團一行還前往敦煌光電產業園區採訪了敦煌首航節能一百兆瓦塔式熔鹽光熱發電項目。項目由北京首航艾啟威節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該項目的發電系統主要由太陽集熱系統和發電系統組成。項目占地七點八四平方公里,塔周圍由一萬二千面定日鏡組成,單面反射面積一百一十五平方米,整個光場總反射面積達一百三十八萬平方米。電站配置十一小時的熔鹽儲熱系統,可實現二十四小時連續發電,年發電量可達三點九億千瓦時。

 項目總經理劉福國昨天接受了採訪團一行的採訪。他介紹,首航節能一百兆瓦塔式熔鹽光熱發電項目之所以選擇在敦煌,是因為項目的建設需要滿足三個必要條件,第一需要有充足的日照時間。敦煌是屬於日照時間比較長的地區;第二需要有送出通道。敦煌位於河西走廊,從新疆、青海到內地的輸電線路比較密集,便於送出;第三需要水源。敦煌當地的水資源也很充。因此該項目能在敦煌落地。他表示,目前機組處於試運行階段,技術和設備仍在磨合和調整中。他同時表示,項目沒有任何排放,對整個環境沒有任何污染,是一個非常清潔的能源,同時也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行業。他認為光熱電站將是新能源發展的方向。

 據了解,該項目於二0一六年九月入選國家首批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名單,二0一六年十一月開工建設,二0一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成功並網發電,是目前中國首個投運的百兆瓦級太陽能光熱示範電站,同時也是全球聚光面積最大、吸熱塔最高、建設周期最短的一百MW級熔鹽塔式太陽能光熱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