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推出就業輔助措施並積極拓展客源 旅遊業界向旅局反映開工不足

 【特訊】受到外圍因素影響,今年本澳旅遊業在過去兩個月遭遇「寒冬期」,有從業員反映飯碗不保,希望政府關注。為了解旅遊業界的開工狀況,早前旅遊業界連同工聯議員辦事處開展了一項「旅遊業的開工狀况調查」。昨日上午工聯副理事長梁孫旭、工聯權委主任李從正陪同國際註冊導遊協會會長胡惠芳、專業導遊協會會長鄺志成、澳門旅遊業司機總會趙步雲理事長等一行十四人與旅遊局副局長程衛東、陳露廳長等人進行會議,促請政府關注從業員開工不足的問題,因應行業狀況推出就業輔助措施,積極開發旅遊產品,配助大灣區發展開發「一程多站」的路線,拓展客源,扶助業界發展。

 受到內地簽證及外圍因素影響,加上近日香港發生的社會事件,令本澳旅遊業大受影響。為此,工聯議員辦、專業導遊協會及澳門國際註冊導遊協會於八月底展開了一項旅遊業開工狀況問卷調查,約有三百五十名導遊、旅遊巴司機和旅遊業相關銷售人員回應了調查。數據顯示,自七月至今,有逾九成從業員的接團數量下跌,當中過半數收入減少超出八成,更有超過七成的人士對前景感到非常憂慮。

 胡惠芳、鄺志成、趙步雲及盧銳庭表示,近期旅客從數字上雖然有明顯增加,但數字反映不出實際情況。他們表示,過去內地團客的「港澳遊」模式一般在深圳成團,再先後到訪港澳,但因應近期發生的香港事件,大量訪港遊行團取銷,訪澳團也因此銳減,而自由行人數的增加並沒有為行業帶來業務。近兩個月本地導遊、旅遊巴司機及相關銷售人員出現嚴重開工不足,甚至「冇工開」的情況。希望政府推出援助措施,並制定長遠的政策配套,協助業界探求出路,度過難關。

 梁孫旭及李從正關注從業員開工不足的問題,根據日前展開的「旅遊業的開工狀况調查」結果,大部份受訪者希望政府能改善旅遊業的生態環境,協助從業員渡過難關。他們認為,港珠澳大橋開通後,雖然旅客量上升,但是「旺丁不旺財」,難以惠及旅遊業界。促請政府持續關注旅遊業界的開工狀況,未來應借助大灣區發展,開發更多與鄰近城市「一程多站」的旅遊產品,並拓展不同客源,增加旅客的逗留時間,讓業界有更好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與會者還包括:國際註冊導遊協會理事長梁仲笑;專業導遊協會副理事長吳惠潔,副監事長黎英龍,理事蒙小慧、高敏敏、林登科;澳門重型車司機職工會副理事長盧銳霆,旅遊巴司機蕭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