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年逾七千名青少自殺未遂 親子人際霸凌都是原因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八日電】台灣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全台自殺防治中心統計,二0一八年有七千餘名青少年自殺未遂被通報,自殺原因以家庭溝通、人際、精神疾病有關,近年校園霸凌影響,也微幅上升。

 防治青少年及兒童自殺是重大挑戰,且可能與霸凌有關。全台自殺防治中心今年針對霸凌議題調查發現,年滿十五歲以上民眾約有百分之十五點三表示自己曾經「持續」被霸凌(估約三百一十二萬五千人);曾被霸凌民眾中,有百分之五十四點三發生在十歲至十四歲,地點以學校最多,霸凌型態以言語霸凌最常見。

 值得注意的是,在曾被霸凌者中,有百分之五十點八因被霸凌而有明顯的身體或心理傷害。調查也顯示,曾因霸凌而導致明顯身體或心理傷害者有百分之二十五點二(估約四十萬人)具情緒困擾,百分之四十五點三(估約七十二萬人)一生中曾認真想要自殺。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今天在記者會表示,二0一八年有三千八百六十五人死於自殺,與二0一七年相比,男性自殺死亡人數減少二十三人、女性增加十七人;若以年齡層分析,以四十五歲至六十四歲中壯年族群增加二十六人,十四歲以下及十五歲至二十四歲青少年族群也分別增加六人(增加百分之一百五十)及十七人(增加百分之八點八)。

 李明濱受訪時表示,青少年自殺防治及霸凌應更受重視。二0一八年就有七千餘名青少年因自殺企圖被通報,分析自殺原因,約三成是家庭溝通、約三成是人際關係、另有三至四成是精神疾病問題,如憂鬱症等。但近年也觀察到,校園議題造成的影響逐漸上升。

 青少年常使用網路,但網路也是可能遭受霸凌場域。高雄醫學大學精神科主治醫師顏正芳的簡報資料指出,綜合相關研究發現,網路霸凌受害會增加百分之十四點五自殺意念、百分之八點七嘗試自殺的危險。網路霸凌受害會增加自殺死亡風險,且男比女危險性更高。網路霸凌受害比傳統霸凌受害的自殺意念相關性更高。

 自殺是多重因素導致,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長諶立中上午受訪表示,分析青少年自殺原因,多與親子互動、同儕相處、感情因素有關,尤其是近年兒童青少年3C成癮、網路遊戲議題嚴重,很多家長因為3C和孩子起衝突,導致親子關係惡化。

 另一個問題是,青少年其實是憂鬱症、躁鬱症等精神疾病好發時期,諶立中說,有些孩子因為精神疾病導致自殺意念,但家長或學校甚至連醫生都可能忽略精神疾病的問題,只執著於當下的壓力事件,導致孩子的疾病沒被處理。

 諶立中表示,個人化的社會導致家庭關係相對弱化,社會應給個人足夠的支持系統,有助自殺預防。因兒少習於使用網路,將著重網路防治管道,讓他們找得到抒發場所,也將和教育部積極討論防治作為,尤其是校方發現孩子有狀況時,可多轉介,讓兒少心理專家介入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