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本月十三日,澳門中華國際文化與旅遊產業協會一行,在全國政協委員、會長梁樹森,全國人大代表、名譽會長陸波的率領下,前往佛山市進行為期兩天的參觀考察。
十三號上午,協會一行首先參觀了位於順德區一家以水晶為主題的文化創意產業。其中,水晶收藏館就收藏著上萬件來自非洲馬島的天然水晶石,每件天然水晶石呈現各種不同的景觀,令協會成員們讚歎不已。正如宋代詞人張先所描述的「水晶宮殿,琉璃台閣,紅翠兩行分」。
隨後又前往位於桂城千燈湖畔的廣東大觀博物館.嶺南金融博物館交流參觀。大觀博物館館長丁方忠介紹了建立博物館的初衷以及未來規劃。他說,廣東大觀博物館和嶺南金融博物館是按照國家二級博物館標準建設的非國有博物館,總建築面積三千七百平方米。館藏中國古代青銅器、青銅鏡、陶器與瓷器、古代及近現代錢幣等歷史文物一點二萬餘件,因展陳面積所限,展出了七千餘件文物,種類繁多,精品眾多。博物館常設專題展四個,包括「青銅之光─青銅器」「鏡鑒之明─青銅鏡」「絲綢之路─絲路遺珍」「商貿之本─古幣紙鈔」,其中尤以銅鏡與錢幣收藏最精。協會同行人員被博物館二樓入口處擺放的「鎮館之寶」春秋時期的交龍垂鱗紋青銅鼎所震撼。參觀完博物館後,協會一行與丁方忠進行了座談交流。他講述修建博物館的背景以及收藏交龍垂鱗紋青銅鼎的曲折經歷並表示未來他會繼續從事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會長梁樹森也致力於文物保護和收藏工作,他們共同探討了關於文物收藏的價值和意義,共同認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會後,梁樹森會長與丁方忠館長互贈了紀念品。
十四日協會一行首先到陶.創客會館參觀。此會館以企業服務、創客服務、陶谷展示、創新創作展示、商務活動、培訓路演為主,是綜合型陶谷服務中心。它將石灣傳統陶文化與現代科技有機融合,並助力中國陶谷實現國家級產業示範園區與世界級陶瓷創新中心兩大目標。
随後,協會一行又來到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參觀考察。這家位於佛山市禪城區的博物館是廣東首家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的行業博物館。由廣東省文化廳、佛山市文化局審批,由石灣鎮政府投資興建,佔地面積約二萬四千平方米,於二零零四年十月十八日正式對外開放。
在陶藝大師劉桂芳的帶領下,協會一行分別參觀了動態展示區和靜態展示區。動態展示區內保存有建於明代正德年間的南風古灶和高灶兩座柴燒古龍窯,並以「連續使用至今的最古老柴窯」載入世界健力士之最。此外,館內還保留著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林家廳及明清古民居群、生態奇觀「古灶榕風」以及由出土陶片鑲嵌而成的大型壁畫《瑞龍獻寶》等。靜態展示區則以陶瓷歷史文化展覽為主,共分「陶瓷拾隅」、「陶的形成」、「窯的演變」、「石灣陶業二十四行」、「石灣陶藝」等五大展館。其中,石灣陶藝館彙集了古今陶藝大師及名家的陶藝珍品。如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鍾汝榮創作的中國最大的陶瓷浮雕門神,以及表現石灣製陶場景的七組大型人物陶塑等,精緻細膩,活靈活現,烘托出濃濃陶文化氣氛。
佛山作為大灣區的核心城市,其獨特的文化旅遊資源和別具一格的嶺南民俗風情讓協會一行收穫良多。他們表示通過親身感受城市旅遊發展新環境,將挖掘出更多粵澳旅遊與文化相融合的新元素、新線路,並為澳門與佛山兩地的繁榮發展、和諧穩定作新貢獻。此次前往佛山考察的,還有汕尾市政協常委鄭松傑、澳門日報辦公室主任伍婷、理事長柯海帆、副會長吳禮典,副理事長周永騰、徐展圖、梁鳳蘭、張雪婷、孔卿、副秘書長伍素娜、理事趙村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