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界及林鄭月娥表哀悼 釋智慧圓寂享年八十六歲

 【香港中通社七月十四日電】(記者 黎金良)香港佛教聯合會榮譽會長、寶蓮禪寺第七代住持釋智慧十三日晚離世,享年八十六歲。從香港特區行政長官以至各宗教界領袖,在得知消息後深表哀悼。

 寶蓮禪寺凌晨於社交網站公佈,釋智慧於十三日晚九時半安詳離世,形容是「佛門之悲,教界之痛」。作為同門,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寬運大和尚十四日在接受中通社記者採訪時形容,釋智慧是一位愛國愛港愛教的佛教領袖,並指他的離去對佛教界是很大的損失,「他對佛教界有很大貢獻,特別是推動籌建寶蓮寺(新大雄寶殿)和天壇大佛。」

 寬運大和尚又透露,釋智慧中風已有一段時間,但每次都很快康復,這次是腦中風,於十三日晚上九時半圓寂。「當日下午五時我曾看過他,他當時已昏迷,他走得很安詳。」

 據了解,釋智慧三歲由廣東南海來香港,在寶蓮禪寺長大,三十歲時出家,二00五年起擔任寶蓮禪寺第七代住持,直至二0一五年。寶蓮禪寺在一九八0年籌建天壇大佛,他是工程召集人。此外,他亦曾擔任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新界鄉議局執行委員、區議會議員及大澳鄉事委員會副主席,並於二0一五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銀紫荊星章。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十四日表示,釋智慧是德高望重的老和尚,長年致力弘揚佛教,同時熱心參與和推動社會及慈善工作,貢獻良多。「我對智慧老和尚離世深感哀痛,謹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向一眾佛教善信致以深切慰問。」

 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則表示,釋智慧老和尚畢生全力弘揚佛教,更將寶蓮禪寺發揚光大,惠澤廣大佛教信眾,推動佛教善業,更積極參與社會事務,貢獻良多。「我們永遠懷念他。」

 除在香港積極參與辦學工作外,釋智慧亦曾支持在內地興建希望學校,讓眾多兒童獲得上學的機會。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佛聯會是香港主要辦學團體之一,共有十三所中學、七所小學及八所幼稚園,以「明智顯悲」為校訓,讓「知識」與「品德」結合,成就學生的全人發展,多年來育才無數。

 楊潤雄表示,釋智慧對社會公益事業貢獻良多,「我深信智慧老和尚的德行會繼續勉勵學生和廣大市民一起建設關懷互愛的社會。」

 作為宗教界的同道,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梁德華道長和孔教學院常務副院長湯徫掄在接受中通社記者採訪時也都大讚釋智慧對宗教界貢獻良多。

 梁德華指,釋智慧是一位「資深高僧」,在團結香港宗教界有很大的貢獻。「除了自己的佛教,他對於促進六宗教的和諧付出很多。」

 梁德華指,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發展至今已四十一年,釋智慧功不可沒。「作為宗教界,他是我們的伴侶。今天他回到佛祖身邊,也即是我們所說的得道成仙。我們祝福他,更珍惜他遺留下來的和平理念。」

 湯徫掄表示,釋智慧深受宗教界敬重,在得知他圓寂後,孔教上下對此表示深切哀悼,感到非常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