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關今年首五月 查處不合格食品化妝品41批

 【記者陳藝珠海報道】拱北海關前天對外通報,今年一至五月,該關查處不合格食品化妝品四十一批次,重量七點三噸,貨值四點六萬美元,均已實施退運或銷毀。主要涉及的產品為植物性調料等,不合格原因主要為未獲檢疫准入、使用未經批准原料及標籤不合格等。

 從查處的不合格情況看,大部份涉及檢疫准入。拱北海關在審單查驗時,攔截了烏克蘭及馬來西亞產植物源性調味料三十批次,重量六十三千克,涉及迷迭香、胡椒等調味粉,因未獲檢驗檢疫准入,作退運處理。對首次進口的植物源性食品,海關總署按照規定對其開展風險分析並確定其品質安全和植物檢疫風險控制措施後方能進口,制定並動態更新《符合評估審查要求及有傳統貿易的國家或地區輸華食品目錄》。目前,中國對肉類、水產品、乳製品、中藥材、燕窩、腸衣、植物源性食品及蜂產品等八大類進口食品實行准入制度。

 據統計,今年一至五月,拱北關區進口食品化妝品共二千四百三十一批,重量四點三十三萬噸,貨值一點六七億美元。拱北海關始終把「四個最嚴」作為進出口食品安全工作的第一標準,從強化責任落實、優化風險防控、提升監管能力等方面制定實施了五條十九項措施,嚴格執行國家抽樣核對總和風險監測計劃,強化全鏈條安全監管,提升口岸安全管控水準。

 拱北海關提醒進口商,需關注進口食品是否已進行評估審查並符合要求。消費者在購買時可以通過「三看」選購合法合格的進口食品。一看進口預包裝食品是否有中文標籤,正規的進口預包裝食品都有中文標籤;二看進口食品的「身份證」,向經銷商索取查看海關出具的檢驗檢疫證明,該證明詳細記載了進口食品的名稱、原產地、生產日期、品牌等資訊;三看進口食品准入情況,登錄海關總署網站查看相關食品是否獲得准入,只有經評估並獲得中國准許進口的特定國家地區的特定產品方可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