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評口)千與千尋:少年的心總在歸途 王珉

 近日,《千與千尋》登陸中國大陸院線,就成功佔據暑期檔票房的排頭兵,評分居高不下。18年前,日本動畫電影大師宮崎駿創作的這部膾炙人口的動畫片在日本首映。時隔18年,世人再度重溫這部「獻給曾經10歲和即將進入10歲的觀眾」的經典影片,宮崎駿的話依然讓人收穫許多感動,關於光怪陸離的童話世界、貪婪和欲望、離別和長大……

 這是一個女孩關於愛、勇氣和成長的寓言。10歲女孩千尋和父母在搬家途中誤闖魔法世界。千尋的父母因貪吃神明的食物而被化為豬,而千尋沒有貪婪索取迷失心智。面對陌生異域,千尋從一開始的無依無靠慢慢變得堅強獨立,並用自己的真誠和勇氣解決很多困難。歷經坎坷,她最終救出親人,也讓白龍尋回自己的前世今生。

 日本動漫的人物名字,大多思接千載過去和未來。如果忘卻名字,就會失去過往真實的自己。千與千尋同屬一個人,在現實世界少女名叫荻野千尋。而「千」是「名利場」湯屋的主人湯婆婆賜名的。「神隱」代指日本童話兒童忽然失蹤,一般是神怪所為。

 以主人公的姓名來命名電影命名做法罕見,然而「千」與「千尋」是神怪和現實世界的切換,耐人尋味。人的姓名雖是辨識符號,但卻包含自我認知的社會屬性。居心叵測的湯婆婆,在與千尋簽訂勞動合約中,把她的名字抹得只剩一個「千「字。這也是白龍叮囑千尋不要忘記自己的姓名,否則就無法回家的原因。

 影片收梢時,白龍攜千尋於海上飛翔,千尋回想起和白龍的邂逅,告訴白龍那條河名為琥珀川。須臾,白色的龍鱗閃出刺眼的光芒,化為人身的白龍,握著千尋的手說:「我想起來了,我的名字叫賑早見琥珀主。」魔咒全部破解。在魔境中,原來姓名喻示著初心,忘卻名字代表喪失自我意識。

 另外,電影中還多次提及「來處」的詢問。面對千尋的詢問,無臉男無法回答。他忘記了自己從何處來,在神秘世界遊蕩,在盛宴中挖掘自己的欲望,排遣寂寞。而千尋的到來,給這個詭吊的異域注入了愛和希望。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後,在千尋的幫助下,白龍和無臉男等人找到了歸宿,這正是電影的主旨:迷失,尋找,回歸!

 《千與千尋》曾創下眾多「日本第一」的票房佳績,也屢獲國際大獎,它是目前唯一一部摘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和美國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雙項大獎的電影。然而,千尋並不算宮崎駿作品中最有特質的人物,不像小梅和波妞那麼萌,不如幽靈公主那麼勇敢,也沒有魔法少女的異能,甚至不如小梅的姐姐清秀。但千尋卻從10歲的女孩,用勞動為自己的生活買單,獨自克服重重困難長大成人。

 千尋的經歷,好像每個人真實走過的人生。她獻給孩子和成年人,那些社會問題的隱喻深刻獨特,糅合宮崎駿對現代文明的反思和人文關懷,以及對大自然污染和人類社會的深度批判。莫失少年心氣,莫忘歸家的路,片末千尋一家穿過隧道重返現實世界,但人生旅程似乎依舊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