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船完成科考返抵廈門

 【香港中通社六月二十二日電】中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日前圓滿完成西太平洋海山科考任務,於六月二十二日返抵福建廈門。

 航次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徐奎棟介紹,本航次中,「科學」號船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共下潛十九次,對海山進行了精細調查。據初步統計,本航次共獲得二百五十多種生物樣品;徐奎棟對此指出,這是幾乎過去兩個「科學」號海山航次才能獲得的物種總數。

 「本航次,我們採集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過,或者見過但沒有採集到的生物樣品,包括魚、蝦、蟹、貝類和多毛類等。」徐奎棟說。科考隊員在利用「發現」號進行海山調查時還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現象,包括在寡營養海域的海山發現多片壯美的珊瑚林,以及海星攝食深海珊瑚的現象等。

 在近一個月的科學考察中,科考團隊開展海底生物和岩石觀測和取樣,樣品收穫豐富,這顯示了海山極為豐富的物種多樣性。

 此外,本航次中,科考團隊還完成了二十多個站位的水體調查,其中包括對海山頂部一個站位開展了連續二十四小時觀測,這有利於科考隊員了解一天內這個站位海洋浮游生物的垂直遷移、葉綠素、溫度、鹽度變化等。

 據介紹,西太平洋是全球海山系統分佈最為集中的海域,人類對這一區域海山的認識非常有限。本航次超額完成了預定任務,獲得了豐富的樣品、資料和數據,將為人類進一步認識海山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