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在於「觀瞻」
警察總局局長馬耀權稱,不能單憑幾宗案件就判定治安轉差,嚴重暴力案件仍是保持零案發或低案發率。筆者認為問題在於「觀瞻」。
馬耀權有一句話說得對,他稱,警方會不斷評估犯罪會否對社會帶來負面影響。
犯罪會對社會帶來的其中一個負面影響就是「觀瞻」。俗語有道:「寧被人知,莫被人見。」有些事情雖然盡人皆知,但如果沒有被揭露,大家可以當是沒有這回事,但一揭露出來,就會引起強烈反應。例如,「#Me Too」運動。自二0一七年十月哈維·韋恩斯坦性騷擾事件後鬧得沸沸揚揚,但在此前的數十年,荷李活影圈內有誰不知道有「在梳化椅上面試」的「傳統」?
當一件嚴重事故發生後,可能使有關事物遭到嚴重扭曲。例如,美國弗吉尼亞州弗吉尼亞比奇市這個旅遊城市上周五發生一宗導致十二人殞命(不包括槍手)的槍擊案。從新聞報導中看來,這個城市的治安並不差,過去也沒有發生過嚴重的槍擊案,因此,有些人在上述槍擊案發生時驚惶失措。但試問看過這則新聞後,本澳現在會有人有興趣到弗吉尼亞比奇市旅遊嗎?
誠然,不能單憑幾宗案件就判定治安轉差,但卻不能忽視因此造成的負面影響。雖然「錢滾滾」的地方是不可能沒有罪案發生的,在市集中,尚且會有小販因爭生意而發生毆鬥,何況是那些不法之徒?問題是如何能夠加強控制,至少盡力避免觀感不佳的事情發生而已。
還須注意的是,同一事件在不同時間或不同場合造成的負面影響可能差別甚大,本澳今年有很多大事、盛事舉行,所以,澳門不但需要事實上是一個治安良好的城市,也要是個看起來治安良好的城市。◇
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