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藝珠海報道】昨天上午,民盟介入醫學繼續教育基地、西門子粵港澳大灣區介入培訓基地落地珠海市人民醫院。該基地將致力於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介入醫學高品質發展,促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和精準扶貧,提升科、教、研綜合水準,為大灣區乃至全國介入醫學專科培養更多新生力量。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盟中央副主席龍莊偉、民盟中央社會服務部部長劉聖宇、廣東省政協常委、民盟廣東省委專職副主委程昆、珠海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李勇、珠海市政協副主席、民盟珠海市委會主委彭洪、西門子醫療大中華區總裁王皓、珠海市人民醫院院長陸驪工等出席了儀式。
據悉,二0一六年,民盟中央社會服務部與西門子醫療系統有限公司攜手啟動了「天使系列工程」。旨在通過提供醫療影像設備及人員培訓、遠端診療諮詢等方式,説明受助醫療機構提升技術裝備及相關疾病診療水準。並與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東部戰區總醫院聯合成立了「民盟醫學影像繼續教育基地」。去年,「天使系列工程」又補充了「治療方案」,該方案旨在幫助解決縣級醫院介入手術醫師和設備短缺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供醫師培訓和設備幫扶。此次,「民盟介入醫學繼續教育基地」將依託珠海市人民醫院先進的診療技術,説明受助地區醫療機構突破介入手術人才短缺的瓶頸,讓先進的影像設備充份發揮作用。
作為粵港澳介入醫學合作交流的具體載體與平台,西門子粵港澳大灣區介入培訓基地的落成,將以介入診療為核心,打破地域的局限,將粵港澳大灣區的醫院和專家緊密連接起來,為介入醫生提供優質、高效、尖端的臨床培訓,實現區域人才培養,擴大區域間合作,建設合格的介入醫師隊伍。
珠海市人民醫院院長陸驪工介紹,介入醫學是繼內、外科之後的第三大臨床學科,在腫瘤、外周血管、大血管、消化道疾病、神經系統、非血管等數百種疾病的診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廣東省作為中國介入醫學發展最早、覆蓋範圍最廣的地區,承擔著全國約十分之一的介入手術量。通過介入技術,大多數過去需要進行手術或是創傷較大的患者皆可以進行治療。但在現實中,不僅民眾對介入知曉率低、認識不全面,基層醫院的開展介入手術情況也參差不齊。由於存在介入醫學生生源少,規範少、標準化培養體系有待加強等問題,面對中國巨大的患者群體,介入醫師數量也嚴重不足。
珠海市人民醫院是國家腦卒中篩查與防治示範基地醫院、高級卒中中心、中國胸痛中心單位、廣東省轉化醫學創新平台單位(腫瘤微創診療)、國家衛健委首批腫瘤微創介入專項能力培訓基地,廣東省放射介入醫學質控中心掛靠單位,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綜合介入主委單位。醫院對接國際前沿醫療技術,提升整體醫療技術水準,在綜合介入、血管介入、神經介入、心臟介入等介入微創醫學方面具有完整、系統的教學培訓、臨床診療、轉化科研體系。基地落地後,將為學員們提供最優質的介入醫學繼續教育和培訓交流的平台,為推動中國介入醫學發展、為促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和精準扶貧奉獻應有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