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耗資四千三百萬元購置救援裝備 廿九個民防架構代表商防災

 【專訪】多個部門代表昨日出席「民防架構會議」,警察總局局長馬耀權稱,今年約用四千三百三十萬元購置新裝備,連同去年七月因應防災減災救援工作增購的七千萬元設備,合共約一億二千萬元。

 本年度「民防架構會議」在北安治安警察局出入境事務廳大樓舉行,警察總局局長、民防行動聯合指揮官馬耀權聯同二十九個民防架構成員代表,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副參謀長高志軍大校等出席了本次會議。

 馬耀權在致辭時表示,本澳在經歷二0一七年「天鴿」風災之後,民防體系在行政長官的帶領下,從全方位、多層面總結了應對重大自然災害的經驗和教訓,同時在國家減災委專家團隊的指導和幫助下,為改革防災減災的體制、機制和法制,提升防災減災的綜合能力,展開了一系列針對性的工作,包括增設「颱風期間風暴潮低窪地區疏散撤離計劃」應急預案、設置多個避險中心及緊急疏散停留點、建立高點及低窪警報系統、優化民防訊息發佈機制、構建應急指揮應用平台、研究設計擋潮閘、蓄洪池的建設、推行全面的防災避險宣傳教育、推動制訂回應社會發展形勢的民防法律制度、組織民間力量投入救災善後等工作。

 馬耀權局長亦表示,去年應對「山竹」颱風取得相對理想的效果,除了靠各民防架構成員一直以來的不懈努力、積極承擔及充份部署外,亦有賴社會團體、民間義工、中資機構、建築機械商會及市民的支持和配合,使損害程度減至最低,同時令本澳社會秩序得以迅速恢復正常。另外,駐澳部隊在「山竹」颱風吹襲期間,亦一直高度戒備,備勤候命,隨時為本澳應對颱風提供更有力的支援及保障。

 馬耀權同時亦提及,將於本月二十七日(六)舉行代號「水晶魚二0一九」大型颱風演習,已參考去年演習經驗及大眾意見反饋,並繼續重點測試「颱風期間風暴潮低窪低區疏散撤離計劃」。演習除了會擴大範圍至本澳五個區域外,亦會讓市民報名參與演習,提升市民對疏散撤離計劃的熟悉度和配合度,同時檢視及優化計劃的整體運作,強化民防架構成員與民間機構的溝通、協作能力。

 是次演習亦將使用與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合作構建的「應急指揮應用平台」,藉以測試平台的運作功效,以便更好地部署在今年風季作實戰應用。

 會上,民防架構成員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社會工作局、教育暨青年局及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亦分別就氣象回顧和預測、避險中心及物資設置、防災工作回顧與前曕、低窪地區應對供電措施及信息發佈等作介紹,各民防架構成員代表亦就風季前的準備工作及「水晶魚二0一九」演習內容積極發言,互相交換意見。此外,現場亦設置防災救援裝備展覽區,展出水陸兩用車、纖維救生艇、無人探測船、警用無人機等多種救援設備,展示當局災害救援工作的準備情況。

 其中,社工局家庭及社區服務廳廳長鄧玉華在會議上介紹避險中心的最新情況。他稱十七個避險中心約可容納二萬四千人。在物資供應方面,除提供水、乾糧、床墊、收音機、電視機等基本物資外,已增置「大鍋飯」可一次供應四十人米飯,亦針對入住者的需求,如需開奶粉等情況,增加提供熱水壺,以及提供衣服供入住者替換。其中五個避險中心會有醫生和護士駐守,並設有心肺復甦機和量血壓機等醫療設備。社工局部份執勤的車輛已加裝防護網,每部約需近四萬元,希望可提高執勤車輛的安全性。

 本月二十七日將舉行「水晶魚二0一九」颱風演習,鄧玉華預計今次演習有四百五十名居民參與,會為他們提供毛巾等物資,並為他們購買保險。

 會議上亦展示一百零七種民防裝備,包括因應颱風災害新購置的不同救援裝備、救生艇和水陸兩用車輛等。

 其中,治安警的執勤吉普車因應水浸情況把車輛排氣口改裝至車頂,減少「死火」機會;新增購救生艇可針對市區橫街窄巷和避免淺水擱淺情況,在水深只得二十至三十厘米亦可操作。海關除增購水陸兩用車輛外,亦新增四部柴油抽水泵,每小時可抽一百八十立方米水,為現時三部泵水設備的抽水量,可增加停車場和地庫水浸救援工作的效率。

 馬耀權補充稱,今年約用四千三百三十萬元購置新裝備,連同去年七月因應防災減災救援工作增購的七千萬元設備,合共約一億二千萬元。馬耀權又稱,現時設備已經足夠應對颱風災害,會不斷評估檢視成效,視乎情況再增購,更好地完善民防架構部門救援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