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台灣周下月揭幕

 【特訊】光華新聞文化中心將於四月十二日至二十一日期間舉行第五屆「台灣周」活動,以「唱。遊台灣」為題,一連兩個周末,多元的文化活動深入澳門街區,在澳門國父紀念館、井井三一繪本書屋等地點舉辦,包含「唱。遊台灣」音樂會、「來自台灣的音樂語言」台灣多語種音樂唱片展及導覽活動、「我講我的歌」音樂語言文化講座、母語讀書會、《阿嬤的夢中情人》電影放映會及建築歷史導覽。誠摯邀請澳門朋友體驗台灣文化的豐富與趣味,讓音樂隨著溫暖海風牽起兩地親密情誼。

 邀請深情台語歌王荒山亮、客家音樂詩人羅思容、排灣族古謠傳唱者桑梅絹,三位金曲歌手華麗聯演。讓澳門聽眾能在一夜之間親自感受台灣多元語言及音樂的迷人魅力。

 荒山亮,第二十三屆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台灣音樂創作人、製作人。一九九0年代末,荒山亮受邀參與製作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配樂,開啟了荒山亮的布袋戲音樂製作生涯,傳唱多首耳熟能詳布袋戲主題曲。荒山亮在流行與戲劇配樂幕後十餘年,創作近百首國、台語錄音作品,曲風融合中西、唱腔多變,積極為台語歌曲開創嶄新可能性。

 羅思容,第二十三屆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及最佳客語專輯獎得主。台灣苗栗人。寫詩、畫畫、唱作歌詩。她的音樂以詩入樂、細緻而開闊的演繹風格,在傳統質地上,綴集多元文化的繽紛色彩。透過詩歌創作呈現一位女性爬梳生命世界、回溯鄉土根源、探尋身心平衡的創作歷程。歌詩作品《每日》及《攬花去》,榮獲金曲獎、金音獎、華語金曲獎、華語音樂傳媒大獎,並於台灣及國際的重要音樂節演出。

 桑梅絹,第二十九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排灣族女勇士。從小在母親的教導下,學唱古調,因為發覺部落傳統文化逐漸式微,而扛下了傳承的責任,長年在部落教唱古調。她為不同的古調,找到觸動人心的敘述方式,時而深沉迂迴,時而高亢激昂,她靈活運用音樂語言,注入豐沛的感情,變奏出不同的火花。

 台灣是多元族群相互輝映的美麗之島,多樣語言是台灣寶貴的文化資產,孕育出多彩的音樂類型。透過台灣多語種音樂唱片展,向澳門大眾分享多種語言之音樂創作錄製過程的圖片、專輯封面、內頁記錄等,更展出部份首版實體唱片及原住民電影音樂劇《很久沒有敬我了你》相關珍貴展品;參觀者可以透過手機或行動裝置掃描二維碼自由收聽相關音樂和三位台灣金曲獎藝術家荒山亮、羅思容和桑梅絹的歌曲歌詞教學,讓民眾也能輕鬆唱出台灣多采多姿的美麗聲音。

 本屆台灣周還在澳門國父紀念館舉辦金曲歌手音樂講座,觀眾可以與金曲歌手近距離互動,體驗多語文化的唱遊樂趣。別錯過台灣電影《阿嬤的夢中情人》放映會,知名電影導演許國明親自帶領大家觀賞,回顧六十年代「台灣荷里活」,一睹台語片的風華絕代。更歡迎帶著大朋友、小朋友來井井三一繪本書屋參加母語讀書會,用各種語言來說故事,享受充實而溫馨的周末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