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中醫帶隊 中醫適宜技術吸引不少市民 珠有醫院在國醫日義診普及中醫

 【記者陳藝珠海報道】自神農氏親嘗百草發現了植物的藥用作用,中醫藥這種神奇的「東方魔法」便開始了它生生不息、福澤萬世的使命與擔當。昨天(三月十七日)是「中國國醫日」,又名「中國國醫節」,是專屬於中國傳統醫學,象徵了保衛中醫國粹之勝利的紀念節日。今年是第九十個國醫日,作為珠中江地區唯一一所三級中西醫結合醫院,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主動作為,與拱北街道辦聯合舉辦大型義診活動,以實際行動弘揚中醫、發展中醫、普及中醫。

 此次義診由全國名中醫劉志龍院長親自帶隊,攜領多名中醫專家,把中醫藥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針灸、浮針、蜂針、耳穴壓豆、灸法、中醫體質辨識等中醫適宜技術在現場吸引了不少市民,讓「簡、便、驗、廉」的中醫藥更好地走進百姓生活、服務百姓健康。

 「劉志龍教授很有名,但是他的號都需要搶,我工作不好請假,難得這次周末有義診活動,我就是奔著劉教授來的!「三十五歲的王小姐有糖尿病遺傳基因,對於這種容易伴隨終生的疾病,王小姐不敢懈怠,在飲食、作息、監測血糖上下足「功夫」。此次義診,得知是糖尿病診治專家劉志龍院長帶隊,王小姐早早就來到現場等候,希望得到更好的預防糖尿病的建議;「工作壓力大,晚上無論多困多累都睡不著,睡著了半夜也會醒來,焦慮、煩躁、脫髮、白髮……」九零後的小陳是來自廣州的一名白領,每天快節奏的生活讓他處於高壓之下,雖然沒生病,但他總感覺身體不舒服,導致他寢食難安。更讓小陳崩潰的是,他不僅白髮越來越多,而且還出現了脫髮的現象。「吃了很多西藥沒效果,我的同事們都建議我來試試中醫調理身體。」小陳笑稱,身邊許多朋友加入了中醫養生的隊伍,中醫藥養生在年輕人中漸成「新時尚」;六十四歲的姜大叔帶著八歲的孫子彬彬來到義診現場,逐一跟彬彬介紹中醫適宜技術。「你看,中醫講究『望、聞、問、切』,結合病人的神態體色再辨證施治。下面這個就是針灸,別看那只是一根根的小細針,作用可大呢!」姜大叔讚揚,許多人不知道「國醫日」,這樣的活動不僅能讓大家受益,還能宣傳和弘揚國粹,實屬惠民、益民、利民!

 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與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理念,既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又在人民健康事業中發揮獨特作用。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重要部署,充份體現了黨中央對中醫藥發展的高度重視。近年來,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傳承弘揚中醫藥文化,堅持深化中醫「治未病」向基層延伸,大力推廣中醫適宜技術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