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建議設中長期財政框架 林玉鳳問政府會否著手訂定

 【特訊】立法會議員林玉鳳三月一日提出書面質詢,全文如下:

 近日,國際貨幣基金(IMF)在訪問澳門後發佈了《二○一九年第四條款磋商代表團工作人員總結聲明》,預估澳門本年經濟增長為百分之五點三,並對澳門的財政及社會發展狀況作出評估及建議。

 報告指出,儘管沒有公共債務、擁有充裕的財政儲備,澳門在制定財政政策時除遵守基本法預算平衡的要求外,尚有較大的隨意性。為了應付基礎建設、社會、人口老齡化趨勢下與日俱增的醫療及養老開銷,建議政府應建立中長期的財政框架(medium/long-term fiscal framework (MLTFF)),並將計劃設立的財富主權基金納入框架中,以明智及高效地運用依賴賭收的財政資源。中長期財政框架應包含一個逆周期框架(counter-cyclical framework),以分層制定財政目標及應對周期性調整的必要舉措。政府亦可參考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做法,開始編製長期財政可持續性報告(long-term fiscal sustainability report)。

 而且,報告亦提醒,雖然澳門是世界最高人均收入地區之一,同時不平等程度亦高於經合組織的平均水平。住房可負擔程度一直下降。特區政府應繼續監測住宅價格和近期調控措施的影響,進一步行動應考慮市場狀況變化,包括最近經濟增長減速和住宅房地產價格趨於平穩。一旦住宅房地產價格恢復強勁增長,可能給金融穩定帶來風險,政府應考慮進一步採取收緊措施。而住房供給改革不應拖延,應實施協調的政府戰略以促進公共和私人住房供給,包括城市規劃框架和城市翻新計劃,幫助指引改革工作。

 上述報告所提及的長遠措施,其實亦值得政府參考,尤其是為了應對近期波譎雲詭的中美貿易關係及經濟周期波幅,還有長期的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各種醫療、社會福利開銷的上升而設定的中長期財政框架,以及都市更新、房屋供應的長遠規劃,這些都是澳門日後無法迴避的問題。政府都必須要在當下高瞻遠矚,為後世謀求長遠福祉。

 因此,本人謹提出如下質詢:

 一、為着應對基礎建設、社會、人口老齡化趨勢下與日俱增的醫療及養老開銷,國際貨幣基金在《二○一九年第四條款磋商代表團工作人員總結聲明》建議為應設立中長期的財政框架,並在當中包含逆周期框架以應對周期性調整,以審慎並高效運用財政儲備。政府會否參考建議,着手訂定中長期財政框架及逆周期框架?並參考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做法,開始編製長期財政可持續性報告?

 二、澳門目前面對房屋可負擔程度下降的問題。而政府對近年推出的調控措施成效,目前有何跟進評估?有沒有相關的因應環境變化而啟動相應調控措施的機制?

 三、政府會否加強宏觀的都更、城市規劃,以更好地指導及支援住房供給的長遠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