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熟日常)台灣醫療的貼心細節 向南
咳了一段時間,看了好幾個醫生都沒有好轉,上班中途老闆受不了我的咳嗽聲,親自把我帶到胸腔病院,說我一定要把病看了再回去。於是,我按正常程序照肺看專科,醫生一按電腦就看到我的病歷,知道我看過哪個醫生、吃過哪些藥。他笑說:「你的症狀是快要好的了,給你開一個月藥吧。」我驚訝不已說,快好了還要吃一個月藥?他又笑著說:「說錯了,一個星期才對。」這樣聊起來,一下子就沒那麼擔心自己的病情了⋯⋯
有過這些體驗,我才特別覺得澳門趕快做好病歷互通工作有多重要。換一個診所、轉一間醫院,如果看病的醫生都要重新問長問短,坦白說人已病厭厭還得說那麼多,其實也是對病人的一種折磨,對心情的一種傷害。
心情對病的康復有很大影響。早前,左眼水晶體忽然腫了,眼前一半白朦朦。翌日一早,我到成大醫院分流驗視力驗眼初診,兩小時後終於能見醫生,他看了我三十秒後說:「眼敏感,滴兩天眼藥水便沒事。」護士大概也覺得我小題大做,倒是沒有像在澳門那樣給我不好的臉色,覺得我在浪費醫院的時間和資源。
若不是之前看過小兒子整隻眼的水晶體都腫脹到幾乎看不到黑眼珠,我才不會驚慌得跑到醫院,有些事你不確認過是不會知道程度的輕重。當然,醫生沒判斷錯,我滴了一次眼藥水就好了。可能我不去醫院也會好,總結而言還是焦慮感問題。而這次在醫院候診的主要體驗,是有姨姨在現場彈鋼琴。我記得之前在台南醫院,也是定期有人現場表演。
而聽著音樂的那刻,明明之前眼睛很痛,忽然就覺得舒服多了。這說明了醫院找人演奏音樂還是有原因的,澳門也可以學習一下。(澳門人在台南‧六十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