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上有認只靠培養本地人才短期內難成事 需借外力促進新興產業在澳紮根

 【專訪】澳廣視《澳門論壇》昨日探討《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其中,對於人才議題,有市民關注本地優才少,缺乏競爭力,走出去已是就不容易,且日後若回澳,又要與外地人才競爭而可能會影響就業。也有市民認為,本澳除了要培養本地人才之外,亦應該引進外來優才協助澳門多元發展。

 另外,市民亦提出了進入大灣區發展的本澳企業可否「澳人澳稅」,可否推動開創新?業如影視產業發展等。

 應邀嘉賓的發展策略研究中心副理事長高岸聲建議政府及機構創設更多到大灣區的實習計劃及機會,讓學生嘗試,令學生畢業後容易轉職到大灣區企業工作。他又指出,引入優才制度亦是好的人才配備方向,周邊地區對於引進人才是求才若渴,透過引入優才制度能在短時間內協助澳門產業發展。但他同時表示,制度要公開透明,避免出現濫輸外顧狀況。

 論壇嘉賓的中華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崔世平指出,靠培養本地人才發展新興產業,短期內難以成事,需要借外力促進新興產業在本澳紮根,讓下一代亦有更多選擇。又認為,打造本澳與內地的交流合作基地,將文化推進成為新的產業發展亮點及重點。

 至於「綱要」提出澳門定位,除保留「一中心、一平台」,還新增「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經濟民生處處長阮建中在論壇上表示,國家級規劃中首次對澳門提出了「一基地」定位,充份考慮到澳門的獨特優勢、特殊的歷史地位,以及豐富的文化沉澱,意味著澳門將要承擔更多責任及任務。

 對於「綱要」提出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論壇上,科技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馬志毅表示,科創走廊呈倒U型地理網絡,東岸城市以香港、深圳等科技產業較強,而澳門是位處珠江西岸,是唯一擁有四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城市,具特殊地理優勢,並相信在吸引外地科研人才方面條件不弱。

 另外,對於探索澳人在大灣區工作、生活及民生等議題上,高岸聲認為現時很多澳門居民對大灣區卻步不前,主因是澳門有不少福利政策優於內地。他指出,可探索澳門的福利政策、醫療保障、教育政策及首次置業措施等,延伸至大灣區生活的澳門居民的可行性,令居民感受到大灣區生活與澳門沒有太大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