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村」轉型搞原創

 【新華社深圳二月二十日電】(記者白瑜)在深圳龍崗區,有一座特別的村落,滿眼可看到「世界名畫」,空氣中散發著淡淡的油畫顏料松節油味道。這裡有一千二百餘家工作室、超過八千名繪畫者勾勒著色彩和線條,他們的作品遠銷海內外。

 如今,這個有著「中國油畫第一村」之稱的大芬村,正在經歷著從臨摹到原創的轉型之路。

 畫師趙小勇一九九六年從工藝品工廠辭工後進入大芬村,從零開始學習油畫。十幾年專門對著畫冊臨摹梵高作品,他的工作室發貨量超過十萬幅。頂峰時有八名學徒日夜趕工,從下午一點畫到凌晨三點,那時平均每人每天要把梵高一幅作品臨摹七八遍。

 這裡的畫師臨摹的《向日葵》《星空》《梵高自畫像》等作品通過美國、荷蘭等國家的畫商,進入海內外客戶家庭的客廳,像趙小勇一樣的大芬村畫師們也在一部紀錄片中被稱為「中國梵高」。

 「一九九九年底我認識一位美國客戶,那些年我的畫主要供給幾個大畫商。到了二00八年,海外客戶突然就少了,但國內繪畫消費市場漸漸起來,我的臨摹畫就從『出口轉內銷』。可到了二0一二年左右,可能是審美風向變化,國內訂單也慢慢減少了,我覺得這樣下去不行,要變一變了。」趙小勇說。

 趙小勇摸著臨摹了八年、已經毛邊的梵高畫冊,渴望著去看真跡究竟甚麼樣。二0一四年,他終於來到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館。

 「心怦怦狂跳,臨摹過無數遍的梵高作品,終於要看到了。看了一下,哎呀,突然發現以前畫的色彩都是錯誤的,我決心回來把梵高所有的畫重新畫一遍,也畫一些自己的作品。」趙小勇說。

 歐洲之行點燃了趙小勇創作的激情,回到大芬村後,他決定向創作者轉變。繪畫數量雖然降了下來,但是他找到了畫畫的感覺。趙小勇的畫室目前有一半作品是臨摹梵高的畫作,用來解決一家老小的生計;另一半是自己的原創畫,一個月也難賣出一幅,但支撐著他的創作夢想。

 在大芬村,一些藝術家自始至終都抱定信念,堅持獨立創作。

 村子深處有一座唯美雅致的太陽山藝術中心,展廳總面積三千多平方米,是藝術家陳求之夫婦於二00六年起自費出資在大芬村舊民房基礎上進行設計修築的,展出上百幅藝術書法作品。

 陳求之十年磨一劍,把老房子改造成了心目中的中國古典園林,太陽山則成為了大芬村藝術靈魂的生動寫照。在太陽山的廳堂裏,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殘舊的老墻。這原是當地客家建築遺留的斷壁殘垣,在施工團隊即將拆毀老墻的時候,陳求之從鑽頭下把它搶救下來,如今它成為這家藝術中心的點睛之筆。

 「希望這個原生態的藝術空間,能改變人們對大芬村『繪畫流水線』的印象。」陳求之說。

 如今,陳求之在美國學習藝術創作的女兒陳山葉也回到大芬村,投身油畫產業轉型。「大芬一開始定位在量上,它現在進行的轉型,要有合法的版權,素材將更加高雅,更加體現出藝術家傳達的精神。」陳山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