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石排灣購物中心(現百佳超級市場)將於本周日結束營業,據了解,自石排灣公屋入伙以來,先後有八間商舖結束營業,另有一商戶經營至二月底退場,石排灣坊會關注區內營商環境不理想,長遠影響居民的生活水平。
石排灣坊會理事長黃麗儀表示,坊會曾於二0一七年針對區內消費及營商環境進行調查,在與商戶訪談的過程中,發現大部份商戶所面對的主要困難為人流少,客源不足,生意難以維持,其次是加租的問題,每次續約參考當時的消費物價指數調升租金,令部份商戶經營壓力增加,最終選擇退場,更對居民日常消費、購物造成影響,不利社區長遠發展。
身兼市政署諮詢委員的街總副理事長陳家良認為,區內人口逐年遞增,但由於整個屋邨的設計不夠人性化,規劃上未有全盤考慮居民與周邊設施的聯繫,不同屋苑和設施以天橋接駁,但大部份天橋只做到人車分隔的功能,只有一組天橋可接駁至社區綜合大橋,居民到其他商戶要不斷上上落落,不便於社區內往來,配套設施忽略了連接社區的功能,無法帶動區內人流和營商氣氛。另外部份舖位的位置較不顯眼,亦缺乏清晰的指示牌,門前更加人煙罕至。
政府表示購物中心租約期滿後將由另一超市接手經營,要求新承租者增設魚類、冰鮮肉類、蔬果、豆製食品、乾貨及生活雜貨區等,與去年投入服務的綜合購物中心的經營模式較接近,他們期望政府日後做好監管,豐富居民消費選擇之餘,確保商品價格處於合理的水平,避免增加基層市民生活負擔。
同時建議政府善用空置舖位引入不同種類的商戶,去年區內先後有快餐店和茶樓投入服務,豐富了居民飲食的選擇,但有意見認為區內缺乏成衣類、書報攤、家庭電器等商舖,可考慮放寬商戶租用條件,吸引區內、外人士參與,引入不同種類商戶回應居民的需求。針對現有商戶經營上的困難,建議政府因應實際情況考慮「凍租」或其他租務優惠,避免日後出現退租潮。並加緊落實學校、石排灣輕軌線等社區建設,及研究通過安全、便捷的步行系統連接荔枝碗和路環市區,帶動石排灣與周邊社區的往來,分享經濟效益和促進社區經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