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教育會舉辦學校座談會 擬拍短片展現各校辦學特色

 【特訊】為加強和團體會員學校的溝通和聯繫,收集各團體會員學校對教育會會務工作的意見,教育會於日前舉辦座談會,陳虹理事長、鄭洪光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副理事長岑耀昌、陳志君、陳志峰、副秘書長吳少蘭、陳家良及二十四間團體會員學校的校長和學校代表出席。

 陳虹理事長首先感謝各團體會員學校長期對教育會工作的支持,並簡述了《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通則》的內容。教育會一直重視教師專業成長,提升教師教學質量也是教育會的宗旨之一,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教育會爭取到當時政府的支持,與華南師範大學合作在澳門開辦在職教師大專及本科課程,致力提高澳門教師的專業水平。現在每年教育會也會舉辦不同類型的學科專題講座、師友伙伴計劃、教師公約推廣等,希望為老師們提供更多元、更專業的教師培訓課程。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私框」和《教學人員專業發展活動時數的審核準則》的實施,教師專業發展成為教師職級晉升的要件之一,教師專業發展越來越重要。為此,該會繼續加大開展教師培訓的力度,配合特區教育政策,開辦更多的課程,期望可以服務更多的教師,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支援。

 另外,今年是澳門回歸二十周年,為了展示澳門教育二十年發展的歷程,教育會計劃為三十二所團體會員學校拍攝短片,展現各校在回歸二十年來辦學特色、校舍硬件升級、教師專業發展培訓以及在學校管理的發展和變革,共同回顧澳門非高等教育的發展成果。陳虹理事長及岑耀昌副理事長在會上向各校介紹拍攝的計劃。

 陳志峰副理事長就今年教師培訓的項目向出席的代表們作了詳盡的介紹。今年除了繼續開辦學科的專題講座之外,教育會擬與華南師範大學合作,開展澳門中小學STEM教育實施現狀與對策研究。教育會也與本澳的高等院校合作,開辦一些學科的培訓課程,協助老師提高教學的效能。為讓教師能夠便捷獲得課程的資訊,教育會開發了手機應用程式,教師們透過手機就能做到收發課程資訊、報名、簽到、以及接收電子證書等,程式隨後正式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