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還有不足一星期便是大年初一,近日各區都人頭湧湧趕辦年貨,不過有傳統海味店及服飾時裝店等負責人稱,今個年關旺丁不旺財,生意一般,不少店舖更要減償促銷。
在過去兩星期都是市民四處奔波辦年貨的高峰期,其中應節食品海味乾貨是年貨重要一環,鮑、參、翅、肚更是首選食材之一,送禮自用都適宜,因此,每年農曆新年前,都是海味店大做生意時候。
不過,有舊區傳統海味店老闆稱,今年生意繼續冷淡,市況一般,以本地客為主,內地大客基本已消失,只是間中有個別自由行客,但購買力有限,都是數百元至兩千元為主。又稱,今年不少海味來貨價都上漲一至兩成,其中漲價最多的仍是花膠,漲兩成以上,所以一般家庭食用的花膠,售價都要三千元左右一斤,因此,近年不少客人已少買花膠或轉買其他海味。至於其他海味來價,普通漲一成左右,不過,有個別海味的來貨價下調少許,例如蠔豉,今年不但無漲價,還比去年平了少許。該老闆又稱,總體而言,今年生意真係一般,得個「守」字。
至於按傳統買新衫新鞋過新年的習俗,會否帶旺服飾店鞋店。有中區服裝店及鞋店的負責人稱,從表面看,近兩星期中區噴水池一帶,確實人頭湧湧,有時連行都無地方行,恐怕旺丁不旺財,基本上好少大單,都係消費幾百元至一千元左右較多,有服裝店已提早開始促銷,但生意都是「麻麻地」,更笑稱,「好睇唔好食」,如果要說丁財兩旺,相信是賣小食的大堂巷,由早到晚都是大排長龍,人頭湧湧,主因之一是附近食店茶餐廳基本不多,遊客行到肚餓,最方便快捷就是買碗小食。有街道清潔員稱,「呢條小食街,日日清潔垃圾做到無停手」,每次要運走垃圾都要大大聲叫「唔該比條路行下啦」。
不過,有賣賀年物品的老闆稱,今年是金豬年,賀年飾物的品種比較多,豬做型亦較受市民歡迎,銷情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