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唱反調)精兵簡政的美麗誤會

本屆政府在開局之初就重點提出「精兵簡政」的施政目標和方向,坊間曾期盼政府能有大動作,理順臃腫的行政架構,有效善用人力資源,以免人員及相應辦公設施開支不斷膨脹,可惜幾年下來,落實情況與坊間期望卻有甚大的差距,更甚者,不見部門縮減和簡化,反而越生越多。

上週,行政會完成討論《高等教育局的組織及運作》行政法規草案,高等教育局將於農曆新年後設立,人員編制為六十五名,每年行政費用增加約四百萬元。高教辦主任蘇朝暉稱,高等教育局的設立主要是配合現有已通過的高等教育法和相關行政法規,職能將較現時的高教辦有所增加。

而為了配合、利用好「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機會,推動「一中心一平台」建設,使得各項公共政策及區域發展的研究、統籌、協調、推動及落實等工作更具完整性、持續性及一致性,政府於去年八月亦將具項目組性質的政策研究室與設於行政長官辦公室的「內地工作小組」合併,成立名為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負責在公共政策及區域發展方面的研究、跟進及技術輔助工作。人員編制為一百二十人。

今年行政法務範疇表明,已完成第一階段重組,撤銷七個部門及兩個實體。第二階段主要是重組部門,因很多部門回歸後仍保留原有組織法,職能未能適應社會發展。將跟進重組七個部門及設立三個實體,七個部門包括教青局、禮賓公關外事辦公室、法律及司法培訓中心、金融情報辦公室(轉移至保安範疇)、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常設秘書處輔助辦公室及文化產業基金;三個實體包括輕軌公司、澳門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陳司表示,個資辦和禮賓辦等臨時項目組,經運作一段時間後,一是升格,一是撤銷。究竟是升格還是撤銷,值得深入探討。

雖然「精兵簡政」並非應單純的「減員」,但理順部門架構亦未必只能加,不能減和縮吧?只不過,現今的問題是,誰夠魄力開倒車,敢去削部門削人呢?也許,「精兵簡政」從來只是美麗的誤會吧!◇   (逢週二見報,歡迎回應hataruan@yahoo.com.hk)    阮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