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聯運轉運貨物便利計劃」 港珠澳大橋港珠海關成功對接

 【記者陳藝珠海報道】昨日上午,拱北海關「跨境快速通關」模式與香港海關「多模式聯運轉運貨物便利計劃」在港珠澳大橋成功對接。

 當日,一輛從廣州啟運,由廣州海關施加了電子關鎖的貨車運抵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車中載有中外運─敦豪國際航空快件有限公司的一批價值七十二萬元的服飾配件等貨物。拱北海關下屬的港珠澳大橋海關關員在驗核電子關鎖狀態正常、貨車箱體符合相關規定後,由出境卡口一道閘自動解封、放行,該貨車經港珠澳大橋運往香港,由香港海關在「多模式聯運轉運貨物便利計劃」中予以快捷驗放,貨物經香港機場發往美國、歐洲等地。

 駕駛該輛粵港兩地牌車的司機張偉安在現場接受採訪表示,通過內地海關與香港海關各自的便利通關模式對接,能夠享受到更多跨境轉運的便利。港珠澳大橋海關王景偉副關長介紹,得益於全國通關一體化、海關通關作業無紙化、廣東陸路快速通關等改革措施的深入推進,企業經大橋口岸通關已實現提前審放模式;此外,粵港兩地海關對貨車查驗結果互認已正式實施,以減少重複查驗、便利通關;粵港兩地海關快速通關模式在港珠澳大橋對接,首批貨物的成功驗放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目前正常情況下,車輛從入場到離場時間一般不超過三分鐘,對無需查驗的車輛卡口驗放時間平均在十秒以內,有效降低進出口企業跨境貿易成本。開關兩個多月來,已有一點九四萬噸、共計約七十億元人民幣貨物經過大橋口岸通關,而且呈現明顯增長態勢,大橋對粵港澳大灣區物流的帶動效應正在逐步顯現。

 據介紹,粵港海關快速通關對接合作模式是指內地海關「跨境快速通關」模式與香港海關「多模式聯運轉運貨物便利計劃」對接,是《海關總署與香港海關、澳門海關開展港珠澳大橋口岸合作互助備忘錄》的重要舉措,共用「一把關鎖」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在該模式中,粵港海關應用同一把電子鎖及全球定位系統設備,以「跨境一鎖,分段監管」為原則,各自分別依據中國內地與香港法規對經陸路轉運的貨物進行監管,簡化清關手續、加快貨物通關速度。

 拱北海關致力於將大橋口岸打造成一流口岸,在珠港旅檢通道率先建設「智慧旅檢」,對旅客行李物品實現「非侵入式查驗、智慧審圖分揀、快速安全驗放」;在珠澳旅檢,與澳門衛生局共同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旅客衛生檢疫創新模式,將傳統模式的出入境雙方各自分別進行的衛生檢疫查驗工作,變為雙方分工合作共同實施的一次性衛生檢疫流程;在進出境車輛通道,依託地方政府開發的「一站式」驗放系統,創新實現對來往港澳客、貨車輛「一站式」通關作業模式。口岸查驗單位共用一套卡口設備、一次性「並聯」作業,實現「一次讀取、分別處置、一次抬杆、高效驗放」;在衛生檢疫方面,嚴防死守做好非洲豬瘟、埃博拉出血熱等疫情的防控工作,啟動病媒生物三地聯合調查,捕獲首批病媒生物五十餘隻。

 截至二0一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港珠澳大橋海關共監管進出境客、貨車共七萬多輛次、旅客約三百三十萬人次,共處置發熱報警一千二百七十五,確診流行性疫病七人次,與澳門方面相互移交體溫異常旅客四十二人次,截獲模擬槍、貨幣、動植物產品、瀕危物品、侵權物品、涉稅物品等共計二千一百宗,查獲各類走私違規案件三十一宗。◇